而且是相當強勢地攤牌。
陳晴團隊兵分幾路,分別與斯高柏的幾家大股東聯系,發起部分收購對方股份的要約。
其實,主要是硅谷的紅杉資本和德克薩斯州的德州儀器。
斯高柏最初是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孵化的一家周邊企業,隨后,紅杉資本又連續參與了IPO之前的多輪融資,前后投入也超過2000萬美元。
去年3月份的IPO,斯高柏公開上市的股份大概為23%,不過,隨著限售期結束后各個股東的不斷減持,二級市場上的流通股份已經超過30%,近期面對陳晴團隊的強勢吸納,又有人禁不住誘惑套現了不少。
截止攤牌,斯高柏的股權分布大致為紅杉資本33%,德州儀器19%。陳晴團隊掌握的21%,已經是第二大股東。剩余27%,還有11%掌握著另外一家與紅杉資本類似的風投手中,最后16%,就是流通市場和管理層手中的持股。
攤牌內容也相當干脆。
陳晴團隊絲毫沒有遮掩自身維斯特洛體系的資本背景,以及,對中國VCD產業的看好,并且直接將一份商業方案展現在幾大股東面前。
兩個選擇。
要么,紅杉、德議和另外一家持股11%的風投按照當前股價再出售自身一半股份給維斯特洛體系,并且讓出斯高柏的控制權,然后,維斯特洛體系將會發力開拓中國的VCD產業,大家共同控制這一市場。
要么,陳晴團隊拿著自己的資金和方案,轉向索尼或者飛利浦等電子廠商合作,雙方成為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斯高柏或許有優勢,然而,在已經掌握了DVD標準的索尼等廠商面前,這些優勢并不明顯,VCD與DVD之間幾乎不可逾越的差距顯而易見。
雙方進行了長達三天的討價還價。
最終,斯高柏一干股東選擇妥協,三大股東累計出售給陳晴團隊32%的股份,作價6300萬美元,同時,陳晴團隊還需要額外向斯高柏提供2000萬美元低息貸款,作為后續計劃的執行資金。
實現53%絕對控股的同時,紅杉資本創始人唐·瓦倫丁也讓出了此前親自擔任的斯高柏董事長職位,計劃交由陳晴推薦的艾曼紐爾·布蘭特負責。
飛機降落前的最后十分鐘,西蒙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帶,飛快地將從舊金山那邊傳來的最終方案瀏覽了一遍。
基輔這邊已經是傍晚。
計算時差,美國西海岸正值早上八點多鐘,馬上就是工作時間。
明白陳晴那邊在等待什么,離開機場,西蒙坐上趕往里夫尼的汽車,直接讓身旁的A女郎電話通知舊金山那邊。
方案通過。
大致可以想見,西海岸上班時間到來,隨著協議的簽署和更多內幕曝光,斯高柏這家本來不算起眼的小公司,絕對會成為接下來幾天北美資本市場熱議的焦點,東海岸的紐約,今天剩余的幾個小時交易時段,隨著消息傳開,斯高柏股價也會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