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電氣與時代華納的合并談判還在拉鋸,另外一起大型傳媒行業并購已經再次敲定。
9月11日,西屋電氣與CBS集團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CBS總部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西屋電氣將以90億美元的現金報價并購CBS集團,同時承擔CBS集團總計19億美元的債務,交易總金額達到109億美元。
前段時間丹妮莉絲娛樂有意并購CBS集團的消息瘋傳時,CBS的市值巔峰一度達到87億美元,如果交易成真,丹妮莉絲娛樂很難在110億美元的報價之內拿下CBS。
丹妮莉絲娛樂虛晃一槍轉向大都會ABC集團,CBS的股價暴跌,這一次交易,西屋電氣只是在并購宣布之前股價基礎上給出了23%的溢價,不計算債務,90億美元的并購金額比CBS被丹妮莉絲收購的預期報價少了20億美元。
這在很多媒體看來是理所當然。
當下市值只有400億美元出頭的西屋電氣怎么可能與丹妮莉絲娛樂比擬?
既然搭不上丹妮莉絲這一趟順風車,能夠賣出90億美元,相比年初時還在50億美元市值徘徊的CBS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價格。
隨著CBS易主的消息公布,基本宣告美國老牌三大電視網都依附在了大型企業巨頭門下,短期內不太可能再出現變動。對傳媒行業觀感比較敏銳的人更是體會到這些變動背后所蘊含的另外一重意義。
大型企業巨頭對公共電視網的壟斷式瓜分。
雖然公共電視網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有線電視侵蝕,但誰也不能否認,老牌三大電視網,對于影響控制美國輿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三個可以廣告全國的大喇叭,比任何一家傳統紙媒的傳播能力都要強勢。
互聯網崛起,紙媒衰落,公共電視網被瓜分,美國的傳媒行業從90年代之前持續數十年的百花齊放,再次回歸到寡頭壟斷時代。
壟斷,就意味著失去自由。
失去新聞自由。
然而,這種分久必合的行業趨勢,卻不是隨便什么人能夠阻擋。
另一方面,CBS的另外一個‘追求者’維亞康姆集團,因為在這次并購爭端中落敗,當西屋電氣與CBS集團的合并消息宣布,當天股價就大幅下跌了6.1%,錯失了這次并購CBS蛻變為傳媒巨頭的機會,維亞康姆將來的命運很可能只會成為被收購者,不太可能再進行大范圍的擴張。
氣急敗壞地薩默·雷石東當天下午公開表示將會向西屋電氣和CBS集團提起訴訟,控告兩家公司在并購談判過程中對維亞康姆的欺詐行為,并打算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次并購的最終達成。
外界對此一頭霧水。
西蒙卻是得到消息,雷石東在交易談判過程中被CBS大股東拉里·蒂施耍了一道,蒂施許諾雷石東只要將報價提升到92億美元,就可以同意對方的換股并購要約,雙方達成默契,轉眼就將消息放給了西屋,迫使西屋在最后關頭將報價從此前咬定的87億美元提升到90億美元。
看似依舊沒有維亞康姆的92億美元報價那么高,不過,西屋給出的,卻是全現金交易方案。
企業并購過程中,除非是非常看好兩家公司合并之后的發展前景,否則,大部分被收購企業股東都會傾向于拿到更多現金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