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第三項措施。
三星電子的國內外所有次長級以上高管,一周之內,向新任董事會進行書面述職,一月之內,新任董事會將會以抽查方式隨機點名進行當面述職。
這項措施,說白了,就是要求表態。
變天了。
換主子了。
ToBeorNotToBe。
自己選。
恰好三星電子又在進行全方位的裁員,新任董事會不會太過干涉針對最底層員工的裁撤,至于管理層,當然要選擇清楚當下處境并忠誠于三星電子董事會而不再是三星李家的高管。
這項措施將確保維斯特洛體系掌握三星電子的人事權。
掌握了財務和人事兩方面,基本也就完成了對一家企業的控制。
當然,實際操作當中,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不過還是那句話,天長日久,細水流長。
西蒙對此很有耐心。
對于維斯特洛體系雷厲風行地宣示控制權,已經確認能夠拿下起亞汽車的李健熙表示了沉默。
任何企業如果同時有兩個主人,結局往往都是內斗與內耗。
西蒙很清楚這一點,而出生財閥又馳騁商界多年的李健熙同樣清楚這一點。讓出三星電子,發展三星汽車,就是李健熙的選擇,也是雙方的默契。
協議相關的措施之外,當天下午,汀科拜爾、諾基亞等維斯特洛體系電子巨頭就開始與三星電子團隊緊急磋商明年第一季度的元器件采購事宜。
不僅如此,維斯特洛體系這次向三星電子注入的28億美元,大部分也都將投入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業務,用于技術研發和投資建造半導體工廠。
半導體行業還沒有走出1996年暴跌低谷,當下這么做看似不明智,然而,三星半導體業務在后來之所以能夠那么強勢,關鍵就在于這種反周期的運作手法。通過在行業低谷期不計成本地投入以及慘烈的價格戰,不斷將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趕出局。
最后一家獨大。
掌握了定價權,前期損失多少,通過漲價,都能夠彌補回來,并實現巨額盈利。
至于另外一項西蒙同樣看中的液晶屏業務,暫時擱置,等LG徹底屈服,再從三星進行剝離,向LG整合。
這也是很早就敲定的策略。
哪怕絕對控制了三星,西蒙也不會允許這家終究根植于韓國的電子企業太過龐大,必須有所限制。
三星集團與維斯特洛體系簽署針對三星電子的投資協議第二天,12月30日,在韓國政府的干涉下,三星汽車與處在當局接管狀態下的起亞汽車簽署了合并備忘錄,協議簽署現場同樣有維斯特洛體系控制的財團代表出面,宣告將會對三星汽車兼并起亞汽車提供資金支持。
消息公布,私下已經達成默契的現代集團沉默以對,大宇集團則反應強烈。
大宇集團會長金宇中甚至在當天下午召開了一場發布會,公開指責當局把起亞汽車交給完全沒有造車經驗的三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起亞汽車徹底崩潰,更多人失去工作。
三星方面很快做出回應,針鋒相對,抨擊大宇集團阻止三星接受起亞純粹只是為了自身利益,是為了阻礙行業競爭,追求壟斷。
媒體上打著口水戰,兩方在臺面下也是動作頻頻。
三星與起亞簽署的畢竟還只是意向性的備忘錄,具體細節還在磋商,因此也就意味著大宇還有機會把起亞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