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1.8萬億美元,相比去年3月24日納斯達克最高點時為西蒙造就的2.3萬億個人身家巔峰,已經只差了5000億美元,而距離去年10月份差不多同期的1997年度美國400富豪榜的1.3萬億美元,增加幅度同樣也是5000億。
可以想見,以當下新科技產業的復蘇勢頭,或許明年,最多后年,西蒙的個人身家再次超過2.3萬億美元,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無論如何,1.8萬億美元,已經相當于美國1998年度預計9萬億美元GDP的20%,當年叱咤風云的洛克菲勒家族的1.5%已經沒有可比性。哪怕按照一個國家國民財富相當于GDP的5倍計算,西蒙的1.8萬億,也已經相當于美國45萬億美元國民財富總值的4%。
再高一些,5%,在西蒙看來,就已經是一個足以撬動一切的杠桿。
當然,對于讀者而言,即使從封面知曉了答案,關于西蒙個人財富的分析專題還是不容錯過,西蒙也跟著翻開。對于高高在上的1.8萬億美元而言,其后的排名都沒有了什么意義,只是瞄一眼,西蒙就轉向專題報道。
長達7頁圖文并茂的文章,對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
其實,西蒙同樣提前看過樣稿,而看似很豐厚細節很多的專題文章,也是經過維斯特洛家族媒體公關團隊反復審閱后的結果,包括此前的封面照片,甚至從心理學上考慮過讀者的感官反饋。
這一切都是為了潛移默化。
西蒙·維斯特洛的1.8萬億美元,不算什么……和自己沒關系……是對方應該得的……來自高科技而并非傳統剝削……如此種種。
總之,很大的一項輿論引導工程。
對于西蒙而言,對于整個維斯特洛家族來說,一路走到現在,西蒙遠沒有表面上那么輕松,而掌握著如此龐大的一筆財富,控制著這個星球上規模最大的一個商業帝國,西蒙也時刻警醒自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再說面前的專題。
第一部分自然是財富數字統計來源。
如同‘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一樣,福布斯當然不可能說太細,但給出的數字也相當詳細,還特意列了一份表格。
最重要的就是截止11月6日也就是上周五收盤時的維斯特洛體系核心企業市值,以及西蒙對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這其中,最重要的是11家市值突破千億且維斯特洛公司直接持股超過10%的核心巨頭。
按照市值和持股排名,分別為:
第一名:伊格瑞特,5913億美元;持股55.3%。
第二名:丹妮莉絲,4635億美元,持股77.6%。
第三名:汀科拜爾,4196億美元,持股57.6%。
第四名:思科,3866美元,持股41.9%。
第五名:美國在線,3154億美元,持股60.3%。
第六名:微軟,2639億美元,持股15.6%。
第七名:諾基亞,2365億美元,持股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