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名:英特爾,2127億美元,持股15.3%。
第九名:威瑞森,1736億美元,持股76.5%。
第十名:輝瑞,1116億美元,持股10.3%。
第十一名:SUN,1093億美元,持股14.6%。
根據榜單數據清晰可見,其中大部分都是新科技互聯網公司,此外,除了理所當然的丹妮莉絲娛樂,還意外出現了一家美國老牌的醫藥巨頭,輝瑞,暫且不說。只是這11家公司,持股價值相加,為西蒙貢獻的個人財富就達到1萬6683億美元。
十一家市值超過千億且持股超過10%的核心企業之外,掌握著維斯特洛體系主要金融業務的瑟曦資本,今年依舊被《福布斯》保守估值為500億美元,且維斯特洛家族依舊100%持股。
另外,還有西蒙持股為49.3%接近半數市值達到763億美元的梅麗珊卓公司,持股21.5%市值達到536億美元的數據庫巨頭甲骨文公司,最近幾年持股持續增加到當下16.3%上周五市值為692億美元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等等。
這些企業的價值加起來,為西蒙貢獻的個人財富,也輕松突破千億美元。
再就是,持股5%到10%更傾向于一般性投資的持股公司,這部分列表就更多,通用電氣的5.6%,波音的7.9%,紐約梅隆銀行的8.6%,沃爾瑪的5.1%等等。
這部分持股,一方面是西蒙出于看好的投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通過持股,獲得相關企業的董事會席位。對于基本都成為大眾持股公司的美國大批老牌巨頭而言,持股達到5%左右,基本都是排行前列的大股東,可以影響到一家公司控制權的那種。
而且,維斯特洛體系其實還是雙管齊下。
除了維斯特洛公司的持股,瑟曦資本旗下當下管理資產總額達到2.1萬億美元位列華爾街第一的黑巖資產管理公司,同樣持有相關公司大批的股票,比例普遍也在5%上下。兩相結合,只要不是太敏感的企業,維斯特洛體系基本都能獲得相當話語權。
主要當然就是董事會席位。
擁有美國排行前列一系列大企業的董事會席位,基本就相當于擁有了操控美國經濟走向的超強影響力。
不僅如此,大量的董事會席位,還可以用來安置維斯特洛體系的利益相關方,比如剛剛結束的1998年美國中期選舉,難免有一些與維斯特洛體系交好的老牌議員遺憾落選,或者主動退休,這些人很快就轉入了待遇豐厚的私企領域,哪怕董事會席位一時間不可能更改,隨便招呼一下,給一個年薪幾十萬美金的顧問頭銜,對于這些企業巨頭而言,也只是毛毛雨。
西蒙相當于不花錢,就送出了人情。
而相關人等雖然是從大眾持股公司獲得的利益,但也明白是誰給他們的這些,將來東山再起,或者依靠自身從政幾十年建立的人脈,都可以給維斯特洛體系帶來無數好處。
西蒙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編織這樣一張大網,直到最大程度地牢不可破。
明面可查的企業持股之外,《福布斯》的專題文章還提及維斯特洛體系堪稱龐大的現金及短期可轉換等價物儲備。
文章依舊給出了一個籠統數字,1000億美元。
畢竟只是今年連續不斷的持續減持,西蒙就已經再次收回了超過百億美元的現金,而諸如剛剛過去一個財年丹妮莉絲娛樂這種年利潤創紀錄超76億美元的核心企業,也為整個維斯特洛體系和維斯特洛家族貢獻了大筆現金。
算上此前一些年的積累,1000億美元,同樣是一個相當保守的數字。
西蒙本人當然知曉的更加清楚,不說各家公司持有的可自由支配的現金儲備,只是維斯特洛公司賬面上和維斯特洛家族私下的現金、黃金等積累,當下就超過600億美元,這還是西蒙推進3G計劃之后過去一年持續大手大腳之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