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算上丹妮莉絲、伊格瑞特、梅麗珊卓等等各家維斯特洛體系內公司的現金及短期可轉換等價物儲備,這個數字應該是1300億美元左右。
而且,依舊是西蒙努力花銷全球撒錢之后的結果。
沒辦法,正應了馬太效應,維斯特洛體系發展到現在,越發龐大的結果,就是賺錢也越來越容易,因為除了本身的體量,相關企業,掌握的渠道和信息,相比一般公司乃至個人,都是絕對碾壓性的。
再然后,就是近些年越來越顯眼的海外投資。
西蒙最近幾年在中國、韓國、英國、烏克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的投資,雖說當下規模都是不顯,但總體而言,依舊達到數百億美元級別。
這方面《福布斯》雜志沒有給出準確的數字,只是拿必和必拓這樣的公司稍稍一提。
列舉完持股公司、現金儲備和海外布局,以往還被關注一下的西蒙名下土地、房產等各類不動產,已經無關緊要。
于是,再減去一個直接歸屬維斯特洛家族同樣籠統的負債數字,《福布斯》給出了一個明顯還是偏向保守的1.8萬億美元個人財富數字,
當然,以《福布斯》雜志長期建立的權威性,既然給出了1.8萬億這個數字,無論偏向保守也罷,不夠精準也罷,接下來,都只會成為各大主流媒體乃至公眾印象中的一個共識,這就是掌握了話語權的力量。
至于表面上的話語權背后,受到了維斯特洛體系多少影響,不足為外人道。
實際上,如果不是明白《福布斯》不提及一下肯定也會被其他媒體列舉出來,根本不會有這樣一篇長達7頁的專題報道。
列舉完1.8萬億美元數字的具體來源,隨后就是幾個子標題。
首先是近些年維斯特洛體系投資版圖的變化。
著重提及了兩個,醫藥領域,以及海外市場。
醫藥領域,輝瑞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代表,維斯特洛體系1996年初開始入局這家公司時,輝瑞的市值還只有270億美元左右,而截止上周五,三年時間不到,憑借這兩年多的不斷并購以及輝瑞新藥‘萬艾可’的意外熱銷,當然,還有美國經濟整體向上的牛市走向,輝瑞市值達到了最近的1116億美元,不到三年,股價翻了三倍多。
輝瑞也只是一個典型。
醫藥領域整體上漲的典型,以及維斯特洛體系成功投資的典型。
還說輝瑞,連續拿下10.3%的股票,西蒙前后投入資金不到50億美元,兩年多時間,已經翻了一倍多。
另外,除了還在悄悄成長的吉利德等企業,西蒙過往幾年還持續買入了強生、默克、華納蘭伯特等美國醫藥巨頭,當下持股比例都超過了5%,其中華納蘭伯特哪怕經歷了維斯特洛體系與梅隆家族的對壘風波,兩年多時間,股價也翻了將近四倍,市值超過500億美元。
隨后,就是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