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談錢,這么傷感情的事情,大家可就有所謂了。
結果就是惡性循環。
或許有人覺得,不對啊,二十年后,中國的電視劇產業也是很興旺的,每年還是那么多劇集,動不動就是十億八億的巨制,有錢的不得了,雖然吧,成片質量也往往爛的不得了,總之,還是很繁榮,又是怎么回事?
事實是,因為整件事已經和電視劇本身沒關系了。
和電視劇本身沒了關系,劇集質量當然也就無所謂,能湊合就湊合,不能湊合也得湊合,畢竟沒人在乎。
問題又來了。
那和什么有關系?
嗯……
這又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問題。
那么,中國的影視產業就沒有未來了嗎?
有。
就像電影,經歷過一段混亂浮躁,逐漸又回歸正軌。
不斷突破的票房紀錄讓圈子里明白,你只有制作觀眾喜歡的電影,才能拿到高票房,像電視劇那樣胡亂湊合,不行,畢竟電影刷票房成本太高,而且刷了也不一定有用。
這里又要注意,是觀眾喜歡的電影,不是傳統意義上受到專業媒體或影評人稱贊的‘好電影’。
好電影不一定能拿到高票房,因為觀眾不一定喜歡。
那觀眾喜歡什么樣的電影?
沒人知道。
好萊塢折騰了一百年都沒有完全弄清楚這種問題,中國電影商業化才多少年?但無論如何,你不用心做,胡亂湊合,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電視劇行業的復蘇歸位,那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了,鬼知道。
總而言之,中國的影視產業,想要僅僅押著影視內容本身做大做強,可能性不大。
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么,每一個階段,就要去適應每一個階段的玩法,而不是天真地以為我只要做好電影好電視,就能一路成為巨頭,登上巔峰。
再說當下的錦書系,為什么短短幾年時間就能達到此時的輝煌狀態,恰好是西蒙適應了當下中國影視產業的玩法。
而且,幸運的是,目前中國影視產業的玩法還很正常很主流,核心恰好就是內容,無論電視還是電影。
當然了,也不僅僅是內容,你還得有資源有人脈有渠道,而這些錦書系也都不缺,因此一片紅紅火火。
甚至火到有些過頭。
雖說西蒙沒有細說,但以林家姐妹的聰明程度,再加上本身所處的環境,很快也大致抓到了重點。
其實就一個,如果只看中影視本身,沒前途。
林素也因此很快打消了某些念頭。
如果這件事只是需要專心做影視內容的話,她不介意摻和一下,但,如果涉及到的事情太多,她就有些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