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解決這一點,一方面是自己培養,另一方面,就是借助外援,其實就是香港那邊。
雖然香港電影一向也都擺不脫小家子氣的毛病,這也是為何在好萊塢入侵之下毫無招架之力,但并不意味著香港導演沒有掌控大預算影片的能力,關鍵那邊終究只是一座城市,沒有發展大預算影片的土壤。
內地這邊,最近幾年電影產業只是稍稍復蘇了一下,電影票房天花板就輕松超越了香港,可見潛力。
然后就是大明星。
這個最不是問題,即使是內地,最近幾年也培養出了一些在國際市場上露過臉的大咖。
最后,大特效。
眾人明白,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而且,當下錦書系也算已經有所基礎,蘇州那邊的錦書特效,過去幾年通過參與制作電視劇特效、代工好萊塢的CG鏡頭等磨練,也算培養出了一個還算可用的團隊。當下周星星正在蘇州拍攝的《功夫》,預計會使用到很多CG鏡頭,這次完全都是由錦書特效負責。
做完了《功夫》,錦書特效團隊也將徹底成熟起來,擁有獨力承擔大預算電影各種特效鏡頭制作的能力。
三大要素都有了解決方案,再然后,就是具體做什么的問題。
首先還是參考好萊塢。
這些年好萊塢最賣座的,基本都是科幻片,包括超級英雄電影,其實也都屬于科幻范疇。
然而,這個在當下國內……做不做的出來是一個問題,做出來了,能不能上映是一個問題。就說當下暑期好萊塢那邊最賣座的《哥斯拉》,這部電影引進國內大概是沒什么問題,但,如果自己來做,想象一下一頭數十米高的怪獸從上海登岸……好吧,OVER!
高光照耀的大地上,怎么可能有怪獸登岸?
胡扯!
再或者,中國的蝙蝠俠之類?
胡扯!!
煎餅俠你可以隨便,蝙蝠俠這種游離在體制之外的正義使者,還亦正亦邪,肯定不行!
要不,彗星撞地球,激起百米海嘯,水淹……淹……淹……
胡扯!!!
討論到最后,大家的意見相當統一,當前條件下,想要滿足大導演、大明星和大特效三要素,又要確保能夠登上大銀幕,最保險的題材只有一個:神話志怪。
至于《英雄》、《臥虎藏龍》這種武俠電影,并不符合專注國內市場的條件。更何況,實際上,無論是《英雄》還是《臥虎藏龍》,都不太貼合華語觀眾認知中的正統武俠,而比較正統的武俠,香港那邊,不得不說,實在已經有些拍濫了。
再說張國師已經在拍攝的《楚漢》三部曲,這種宏大的歷史片,由于也只是拍攝狀態,哪怕各方信心十足,實際上,不得不說的是,前景未知。
不過很快又確定的一件事是,第一批先做三部,按照每部8000萬計算,各家一起籌2.4億。這倒是大致和韓國那邊類似,韓國第一批也是三部,而且,韓國那邊1000萬美元體量的預算,和這邊也是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