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文饒有興趣地看著許愿,他挺喜歡許愿的,有意想考校一下他,“多數連環殺手都是成年后才開始第一次殺人的。第一次殺人,都有一些特殊的誘因,剛才我說了20多歲時他可能遇到過一次挫折。”
“這次殺人,看似是偶然的,但其實是必然的。沒有人會一生都順風順水,在受到挫折后,他通過殺人來發泄情緒,并滿足了多年來一直深藏在心中的幻想,他會感受到巨大的快感。盡管他會后悔,會害怕,但這種快感會驅使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繼續去殺人。”
許愿眼睛亮了,“15年前雨夜殺手第一次殺人,所以您推測他的年齡在35-40歲時間?”
許成文微笑點頭,“這也只是我的推測,不過有一定可能性。”
“那這個殺手為什么曾經在南郊居住過呢?”許愿又問道。
“一般連環殺手都在腦海中反復模擬過自己殺人的場景,怎么殺人,殺人后怎么處理尸體,都是有一定預案的。選擇殺人地點時也會不自覺地選擇自己熟悉的地方,這樣會讓他們感到安全。你們仔細看五起案子的卷宗,死者都沒有被移動過,前三起案子都發生在南郊,而且時間都很早,所以我猜測殺手對南郊非常熟悉,很有可能在南郊居住過。”許成文解釋道。
“那他為什么會經常去植物園?是因為高潔案是在植物園發生的,所以兇手對植物園非常熟悉?”
“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你們可以將五起案子的地點連起來,看看會發生什么。”許成文拿起自己的筆記本,翻開其中一頁,上面是簡易的南郊地圖,標注了五起案子的案發地點。
“都在開發大道和植物園之間?”左剛皺眉問道。
“沒錯。”許成文打了個響指,“很多連環殺手犯案后會經常回到現場回味,這會讓他們得到快感,所以我才分析雨夜殺手有自己的車,自己開車去植物園有合理的借口,可以隨時停車,方便他回到案發現場去回味。而由于他偏執的性格,是不允許自己的衣服或者發型出問題,所以他不會走植物園的小門,你們也許會在植物園的游客名單里發現他的名字。”
“那為什么中間13年他停止犯案了?”左剛疑惑道,“他一旦嘗到了殺人的快感,怎么舍得停下來?”
“也許他結婚了,美滿的家庭生活可以將殺人的欲望壓制下來。也許他離開了A市,去了另外一個城市,最近一段時間才回來。也許他沒有停止犯案……”許成文意味深長地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