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在營寨前隔著參差不齊的柵欄,高聲喊道:
“賽青龍已死,各位鄉親們為何還不投降?”
“我知道你們都是被裹挾而來的,誤入歧途,不是你們的錯!”
“你們所求的,不過是有一口吃的,能活下去罷了!”
“如今賊首已死,惡徒也多半死城下。”
“此刻正是你們做回百姓的大好機會!”
他說的都是大白話,不怕里面的人聽不懂。
流寇大營的柵欄不過半人高,雙方距離很近,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
這番話張銘也是仔細考慮之后,才這么說的。
首先指出賽青龍已死,質問為何不投降,先聲奪人。
然后說他們沒有錯,錯的是裹挾他們的人,解除其戒心。
接著換位思考,給他們找理由。
最后指出出路,帶給他們希望。
好些流寇聽了便不由心動。
畢竟當流寇風險太大,而且正如同張銘所說,大部分人都是被裹挾的,即便是主動投人流寇,也是活不下去,找口飯吃而已。
但流寇們僅憑這幾句話就投降,也不太可能。
“你是何人?”
有人隔著柵欄對張銘問道。
“你又是何人?”
張銘聲色俱厲的對那人問道。
那人不由縮了縮脖子,不敢吭聲了。
張銘神色稍緩,語氣也和緩了許多:
“我本是廣西衛所軍人,如今暫時擔任百戶之職,也是縣衙中的典史。”
“我看你們本不是大奸大惡之輩,無奈從賊,其罪可恕。即便是朝廷,也會安撫招納。”
“實不相瞞,若是你們現在四散逃走,我們也無可奈何。”
“但是你們離開此地,又能去何處?”
“去到哪里,都會被官軍圍剿,每日提心吊膽,出生入死,何苦呢?”
這番話讓許多流寇不由回憶起自身的遭遇。
“唉,這種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誰說不是呢?可投降之后,能落個什么下場呢?”
“官府能饒過咱們?”
流寇們議論紛紛,好些人已經開始動搖了。
就在這時,流寇中擠出一個人來,高聲說道:
“此人我認得,言而有信,斷然不會欺騙我們!”
張銘聽了先是一愣,仔細看去,還真是認得的。
正是前幾日在陳家灣被俘的秀才軍師。
秀才軍師的傷已經好了,沖著張銘拱手道:
“前次承蒙不殺之恩,學生謹記在心!”
張銘也反應過來,正色道:
“只要投降,我絕對保證各位安全!”
秀才立即順桿爬,轉身對流寇們說道:
“百戶大人親口承諾,咱們還擔心什么?我愿投降!”
有他帶頭,原本就已經有心投降,卻不敢出頭的人,便紛紛附和。
一時間應者如云,營地里傳出陣陣呼聲:
“愿降!愿降!”
聲音之大,傳至城樓,倒讓城樓上的眾士紳面面相覷。
這就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