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挾寇自重
因了孫慎這一出,倒是讓張銘的心情不那么緊繃著了。
這一夜平安無事的過去,并沒有流民暴亂或行刺之事。
畢竟有了過安生日子的盼頭,誰還會去找死呢?
清晨時分,胡松泉就帶著七八個人在張銘帳外等候,這些人都是他昨晚連夜邀請的,聽說能做書手,幾乎人人雀躍,當場應邀。
否則等開荒時,去種田么?
張銘和他們簡單的說了幾句,大意無外乎流民造冊之事多么重要,大伙兒要聽從胡書辦指派云云。
這下就等于把胡松泉抬了起來。
做為首先響應投降的胡松泉,能夠獲得這樣的待遇,其意義自不待言。
這些人里多半是童生,也有如胡松泉一般的秀才,識文斷字是完全沒問題的。
給流民登記造冊對他們而言,并不是難事。
胡松泉一早就來求見,除了顯示自己的能力之外,還是來討要紙張筆墨等物的。
張銘滿口答應下來,而且當成頭等緊要之事,讓他和丁春山一同進城采買。
所動用的,自然是士紳們捐助的銀兩。
處理完此事,張銘便帶著孫慎、徐長貴二人去縣衙,留高敏等人在營中。
李縣丞得知張銘前來,忙迎至二堂,他是本縣人士,對張銘在此次保衛縣城之戰中的作用,更是心知肚明,因此對張銘頗為親熱。
最重要的,還是城外流民尚在,一日不去,他便一日睡不好覺。
張銘今天來縣衙,有好幾件事要辦。
因此方一落座,便對李縣丞道:
“昨日渠帥賽青龍斃命之后,猶有流寇猛攻城頭,我等與之激戰酣斗,從庫中領取的鳥銃等火器,皆損毀不堪使用,便是連火藥鉛子也所剩無幾。”
李縣丞一聽哪里還有不明白的,雖然有些為難,但猶豫片刻后,還是點頭應道:
“這也在所難免。”
其實哪里有什么領取手續?當時亂哄哄的,高敏等人說個“搬”字,誰敢不從?
但如今既然張百戶給個說法,那他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最關鍵的,便是對上頭有個交代罷了。
至于上頭信不信,那便不關他這個縣丞的事兒了。
說到底,他也只是暫時署理,用不了多久,朝廷還會派個知縣來。
那么自己何必要找不痛快呢?
張銘見狀笑了笑,接著說道:
“某年輕識淺,對于朝廷如何安撫流民的規矩,所知甚少,但我想無論如何,總是要有所表示的吧?否則怎能體現朝廷愛惜百姓之意?”
李縣丞一聽,就又明白了,他和旁邊的王主簿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的眼神里,讀懂了一個意思。
得,這位又是來撈好處的。
在縣丞看來,張銘絕不是出于什么好心,才會去領著苦差事。
筑堡戍守也還罷了。
開荒是那么好開的嗎?
何況是領著那么多流寇。
縣丞心里這般想著,面上卻做思忖狀,片刻后方道:
“按例,是要免除三年稅收,還提供種子、農具、耕牛等物,但具體而言,還須上報有司,聽候定奪。”
“實話說,本人是極佩服百戶的,但官場故事,自有分例,本人也做不得主呀。”
他這便是踢皮球了。
不是他不想給,而是他不想擔這個責任,何況這其中又沒有自己的好處,哪里肯輕易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