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慎氣哼哼的道。
張銘實在不想說話,只能搖頭。
失望嗎?多少是有的,但張銘并不怪他們。
就連一向樂觀的徐長貴,這會兒也是蔫頭耷腦的。
好在回營之后,胡松泉便帶來了好消息。
流民之中,也有不少匠人。
他和七個書手,每人負責五百人的登記造冊工作,而且在他的指揮下,先登記青壯,然后是年紀稍大的男子,最后才是婦女和孩童。
因此今天只是粗略統計過后,便搜羅出不少人來。
張銘美美的灌了一大碗濃茶,抹了抹嘴角道:
“此事辦的很好!我果然沒有看錯。”
胡松泉得到贊賞,心里十分高興,面上謙虛道:
“并非學生一人之功,若非書手們盡責,也不能完成的如此之快。待明日將剩余的老弱婦孺,一并登記過后,便可成冊了!”
張銘笑道:
“那明日你將手頭負責的事兒,交給旁人。”
胡松泉楞了一下,不明白張銘這話是什么意思。
張銘接著道:
“這兩天縣里有不少物資陸續送來,你再抽調兩個書手,與你一同接收,所有物資都要記錄在冊。”
胡松泉沒想到張銘將如此重要的事,交給自己,頓時激動不已,起身道:
“學生一定將此事辦好!”
張銘擺手讓他坐下,思忖片刻后,說道:
“這幾日天氣愈發寒冷,物資運到之后,你挑著要緊的報與我,然后給鄉親們分發下去。”
“若是有感染風寒的,務必請郎中治療,物資中有各種藥材,對付一般病癥應當足夠。”
“另外留心營中是否有疫癥,若是發現了,須立即安排其獨處。”
零零總總說了一大堆,張銘少不得又灌了許多茶水,弄得晚飯都沒有胃口吃。
四千多人吃喝拉撒,事兒且多呢。
到了第二天上午,王主簿果然親自帶著人來送物資了。
林林總總有不少都是當下急需的。
比如被褥,布匹以及藥材等等。
王主簿和李縣丞一樣,巴不得這幫流民早點離開。
只要不在縣城外,隨便去哪兒都好!
這些物資,有的是縣里庫房原來就有的,有的則是向店鋪里賒欠的。
他和李縣丞,都沒敢多加數額,從而在其中撈好處。
只求早點將這些瘟神打發了。
原本王主簿不想親自來,架不住李縣丞一個勁催促,說要讓他來探探虛實。
主要是看這些流民,是否老實,張銘能不能將他們約束住。
現在來了一看,王主簿便放心了許多。
流民們見到運來的各種物資,并沒有一哄而上的爭奪,這就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再加上胡松泉帶著兩個書手,非常仔細認真的對所有物資進行核對,然后登記造冊,使得王主簿都有些驚詫了。
他沒有盯著物資交付,而是去找張銘,想探探張銘的口風。
張銘邀他在營中巡視,一邊走,一邊道:
“戍堡選址,我昨日與陳先生商議過后,已有了決定。”
“就在陳家灣北,原來叫沿江村,只是那村子廢棄已久,一時間恐怕難以安置這許多人。”
王主簿聽得心頭一顫,暗道這位莫不是又想要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