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的郭老夫子正在為學童們講張巡許遠死守睢陽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結構來源于張昭,但是郭老夫子在聽過之后,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動。
確切的說加了一點私貨,加了一點當年他們郭家與安西五姓三王家獨守龜茲的遭遇。
不過這點私貨加的非常好,使整個故事變得更加生動,更加符合現實,別說第一次聽的范質,就是張昭也聽得有些入迷。
四人坐在后排,跟一群聽的如癡如醉的小學童一起,靜靜聽著郭老夫子講故事。
當講到守城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饑了只好吃樹皮和紙的時候,所有人都勐地握緊了拳頭。
故事部分則是張巡殺其愛妾,煮熟犒賞將士,許遠也殺其奴僮給士兵吃,范質已經情不自禁站了起來。
及至講到御史大夫賀蘭進明接替李巨任節度使,駐軍臨淮,但他持觀望態度,不肯救睢陽之圍之后,眾人已經相當憤怒。
最后,張巡派去搬救兵的南霽云憤而斷指,賀蘭進明仍不為所動,絕望的南霽云只能率領搜羅到的少量部隊回到睢陽,回到張巡身邊,與雷萬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
或許是感同身受,郭夫子講的聲淚俱下,極為動情,范質聽的心神恍忽,眼淚不由得嘩嘩往下流。
現在的中原,誰還記得當年的張巡許遠
亂世之中都不過是在盡力茍活,忠義氣節都被埋進了黃土之中。
“奸臣這姓賀蘭的是奸臣我若在場,定要殺之,大丈夫生于世,當效南霽云追隨張睢陽這等忠臣”
少年人最是容易激動,慕容信長聽的滿腔怒火,他一拳錘在教室的土墻上氣得哇哇大叫。
李存惠也是滿臉通紅,“對某與你一起,先殺賀蘭進明,再回睢陽”
兩人這么一鬧,教室后面的張昭就藏不住了,他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服,丟掉手里的折扇,來到了郭老夫子的講臺上。
臺下的數十蒙童和慕容信長、李存惠等人都氣得臉頰通紅雙眼冒火,似乎恨不得現在就找個奸臣出來把他撕了吃了,氣氛非常到位。
于是張昭決定再讓這些人印象深刻一點,這可都是他未來的火種啊
“司空,這賀蘭進明后來如何了他怎生如此可恨”一個滿眼噴火的小蒙童看著張昭問道。
張昭沉吟了片刻,“他后來做到了嶺南節度使的高位,雖然最終被貶官,但壽終正寢”
“怎會如此國家何不殺此賊不殺此賊,何以謝天下”
蒙童瞪大了眼睛,更加憤怒,也更加不解,他口中的國家,指的就是皇帝,這是魏晉以前對皇帝的稱呼。
“大人若為人主,當殺此等奸賊滿門”后面的慕容信長也給氣壞了,氣得他都第一次喊了張昭為大人。
“我若為主,必將賀蘭進明剖腹腕心,殺其全家”張昭斬釘截鐵的回答到,頓時一片叫好聲。
范質也從心神激蕩中回過神來了,他目光灼灼看著臺上的張昭,一鎮節帥如此做派,真是聞所未聞,卻又讓人心向往之。
“可惜某不是前唐玄宗、代宗,殺不得此奸賊”張昭略帶沉痛的說道,隨后看向了圍在他身前的數十蒙童。
“奸賊得了善終,張睢陽卻沒了性命,為國守城卻落得如此下場,你們說,這值得嗎”
蒙童們紛紛想搖頭,卻突然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勁,他們集體呆呆開著張昭,心里極度迷茫與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表態。
“但某覺得值得”張昭趕緊接口說道,他生怕那個小蒙童說聲不值得,后面就不好接下去了。
“因為張睢陽雖然身死,但他是以一個忠臣的身份就義的
他以睢陽一城,拖住了燕賊叛亂大軍,為國家保存了江淮之地,這里千萬百姓,皆因為他而免于刀兵之災,日后朝廷能最終剿滅燕賊,張睢陽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