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韓王這個王號,就讓石敬瑭很滿意了。
首先是韓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你不能說它不尊貴。
但除此之外,韓國在戰國中的表現,那只能用一連串的慘字來形容。
除了三家分晉之后滅了鄭國,韓昭王時期申不害變法中風光了一把之后,韓國一直都處于持續性的拉胯中。
位于四戰之地的它,誰崛起了都要來打一打他,彰顯下存在。
魏國強大起來奪取河西之地的時候,捎帶給了韓國兩耳刮子。
秦國強大起來了,東出函谷關打魏國的時候,一定也抽空給韓國兩下。
楚人北上,也要騷擾。
趙國胡服騎射也要打打韓國顯示存在感。
魏齊爭霸搞出馬陵之戰,韓國無奈當了受害者和背景板。
秦趙相斗弄出了長平之戰,韓國幾乎被打的只剩下小半條命。
六國中,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也是韓國。
可以說,在整個戰國時期,韓國就是被所有人欺負來欺負去的弱者,妥妥的班級霸凌終極受害者。
渾身上下都透露出,這個韓韓就是遜啦的味道。
而這份氣質,就是石敬瑭想要表達的。
當然,張昭更不知道的是,韓王這個王號,石敬瑭本來已經準備追封這個李嗣昭的。
此人是李克用的義子,也就是傳說中的李晉王十三太保之一。
而為了不把涼、楚兩個王號封給張昭,石敬瑭刻意把李嗣昭改為追封汾陽王,就是為了給張昭留出韓王這個稱號。
“這不知羞的兒皇帝安敢如此”
宋同義怒了,他覺得,自己的外孫以河西隴右十八州歸國,如此豐功偉績,怎么也該是楚王而不是韓王。
張昭也冷冷一笑,玩陰的是吧本來他還想做的不那么過分,現在看來,不過分是不行了,因為兒皇帝給臉不要臉。
不過張昭不會拒絕韓王這個稱號
怎么說也是一字親王,他以大義歸國,明面上搞得大公無私,結果卻因為王號和中原朝廷拉鋸的話,是很破壞形象的。
而且,他還有的是時間和辦法,來得到楚王或者涼王的封號,不急于在這一時較勁。
所以張昭要做的手腳,還是在河西隴右十八州歸國這個事情上。
張昭拍了拍外公宋同義的后背,勸解老爺子別生氣,一邊把他的想法給宋同義一說。
頓時,老頭子驚愕的抬起了頭,第一次對他這并不太了解的外孫,有了新的認識。
。
后晉天福四年,公元九三八年,三月,張昭以外公宋同義為歸義軍副使,河西隴右節度行軍司馬,充十八州歸國專使的身份。
攜帶河西貢馬三百匹,河西宿衛驍騎六百,河西隴右唐兒、諸羌、黨項、沙陀、回鶻、龍家、龜茲、達旦各族專使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