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已經不像是大唐及以前那樣,降雨充沛,植被茂盛,能養活大量人口了。
所以張昭就準備把這八州鎖起來,所有的民戶,都會變成府兵,每家都變成擁有大約五百畝地以上,加上山林草場的中型地主之家。
然后在賦稅上給予優待,讓他們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騎馬射箭砍人。
日后他這張周朝禁衛中的禁衛左右羽林衛,只會從這八州人中挑選。
這八州的府兵田地,不可轉讓,不能買賣,后代武力考核不合格,就會收回。
所謂悌讓法,就是為了避免人口滋生,不斷析產,造成府兵經濟地位降低而破產。
悌讓的意思,實際上就是長子繼承制,至于其余的兄弟,年滿十八歲之后,那就要悌讓兄長,自謀出路了。
但這想法是好的,操作起來卻很復雜。
比如兄長身體不能支撐練武,練武時因傷殘疾,以及生不出來繼承人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
所以要把這個辦好,非裴遠這樣的重臣不可。
而且還是馬上就要開始工作的,因為跟隨張昭走的四萬大軍,其中絕大部分是不會再返回河西了的。
他們在河西已經擁有的產業,都要悌讓給弟弟,沒有弟弟的還要出賣,家屬也要遷走,麻煩事簡直不要太多。
。
。
公元945年底,為了趕在元日前到達東京開封府,由王后曹延禧出面組織,涼州眾人立刻就做好了出發的裝備。
東進的鑾駕,由馮暉率一萬五千大軍負責保護,涼州則交給了留守張懷慶和留守副使裴遠。
而幾乎同時,關中還在經歷著戰火。
七月的時候,蜀主孟昶就發現很可能被騙了,于是開始頻繁派使者入關中。
陰鷂子和劉再升拖到九月中,就遮掩不住了。
暴怒的孟昶立刻命令蜀軍分三路進兵。
一路由左匡圣軍馬步都指揮使安思謙為帥,督兵馬一萬五千出祁山直奔秦州天水。
一路由源州武定軍節度使孫漢韶,率一萬軍出大散關撲向鳳翔府。
最后一路蜀軍主力由蜀國大將,中書令、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任北面行營招討安撫使,率三萬主力,出子午谷攻打長安。
而周軍由陰鷂子督軍六千守秦州,劉再升督六千守鳳翔府,曹元忠率四千人守長安,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
而蜀國雖然被張昭視為沒多少戰斗力,但他們甲多糧足,且軍將同樣是代北武勛出身,戰斗力并不算太低。
九月底的時候,長安告急,劉再升接到曹元忠命令后,就不得不放棄鳳翔府,全軍回援守長安。
蜀軍打下鳳翔府后,孟昶大喜,乘勢增兵。
出子午谷的張虔釗更是率精銳直奔長安,結果剛一到關中平原,就被劉再升率四千鐵騎打的大敗。損兵數千,只能退回子午谷。
張虔釗自此一邊繼續向孟昶請兵,一邊多修砦堡抵消周軍鐵騎的優勢,牽制周軍,等待時機。,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