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聞言大喜,張昭這種表態,肯定就是不會為難他們母子,當即再次叩首泣不成聲。
被嚇得傻乎乎的劉承佑此時也才回過神來,對著張昭叩首不停,連呼“謝圣人不殺之恩。”
張昭沒有去住劉知遠在河東節度署衙中的北平大王府,而是直接住進了被稱為唐皇宮的晉陽宮。
當年李淵就是在這里,被次子李世民慫恿由此南下定鼎中原,開啟唐朝三百年天下的。
當然這已經不是李淵時期的隋朝晉陽宮了,原本的晉陽宮早已破敗,現在這個看起來還挺適合居住的晉陽宮,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重修的。
張昭一見晉陽宮,就十分喜歡,富麗堂皇,大氣磅礴,還居于天龍山脈尾端,西南就是著名的天龍山石窟。
這天龍山石窟,雖然也后世名聲不顯,但那是因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遭到了列強文物強盜的毀滅性掠奪,后來天龍寺又被大火焚毀,石窟基本被毀棄。
但是現在,經過北齊高歡、高洋父子一直到隋煬帝楊廣的開鑿,天龍山石窟比敦煌莫高窟更美麗,與洛陽的龍門石窟齊名。
區別于此時,也就是唐代雕塑風格嚴謹、精湛,龍門石窟則以逼真,形象寫實,充滿生活氣息著稱,更易讓人心生祥和之意。
入了城,當然要大宴功臣,張昭看著遠處的天龍山石窟和天龍寺,張昭對身邊的李昉說道。
“此地風光豪邁,氣候涼爽,天龍寺莊嚴秀麗,正是避暑的好地方。
速速遣人送信至東京,請兩位皇太后,貴妃,金國大王與魏國大長公主往晉陽一行。”
張昭心里還是對晉陽有些忌憚,因此想了想,干脆把母親和孩子們弄到晉陽來住一段時間,加強一下張周皇室和晉陽百姓的聯絡。
想了想,張昭還覺得不夠,喊住了正要去擬旨的李昉。
“讓皇后也來一趟晉陽,密旨告訴她,來晉陽時就詔免晉陽、太谷等十二縣百姓三年的鹽鐵稅、絹帛稅、農器錢等雜稅。
再免河東百姓三年的丁口銀,東京的留守重任,就交予賢德貴妃曹氏處理。”
此時的賦稅種類與中唐一樣,還是實行春秋兩稅制,但是在農田這種基本稅以外,還有大量的有隨田賦帶征的農器錢、曲錢、牛皮稅和進際稅等附加稅。
此外,還有按人征收的丁口錢、鹽鐵稅、絹帛稅等雜稅。
這時候的百姓,負擔是非常重的,甚至連一般富戶和小塢堡土豪賦稅都很重。
因為朝廷上可全是蠻不講理的武夫,別的好說,律令很多時候都可以不嚴格執行,但是你敢不交稅,那就一定要斬人的。
而劉知遠為了和張昭相抗,在河東征稅種類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十六種,河東居民的負擔,實在是太重了。
李昉聞言,想張昭建議道“圣人新入晉陽,人心尚未穩固,不如圣人先以劉知遠殘害河東百姓過甚為由,先召免河東、云州等地的丁口銀以安定人心,等皇后到達晉陽,再免三年雜稅。”
張昭聽完點了點頭,確實應該這樣,一是穩定人心,而是逐步施恩,兩次疊加,更能在百姓心中加深印象。
于是,張昭立刻對外宣布,免除河東、云州等地二十七州今年秋的丁口銀。
之所以沒有一次性免三年,也還是考慮到公平和財政壓力。
不過就是這免一年的丁口銀,立刻就讓晉陽城歡聲雷動,張昭在遠離城區的晉陽宮,甚至都聽到了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