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出去后,郭榮、郭謹、王殷、劉詞、李韜等河東諸將被帶了進來,郭榮還有些不好意思,但張昭還是趕緊招手讓他過來。
“三郎,怎的如此生分了快快過來”
郭榮面露感動之色,走到張昭身前十余步處,猛然拜伏在地,泣不成聲。
“臣辜負陛下良多,也辜負了昔年的袍澤,滏陽城下還殺傷了大周兵將,雖九死不能贖其罪,實在無顏再見圣人。”
郭榮這可不是做戲,而是真情流露,在滏陽城時,外面的周軍喊殺聲震天,雙方多次在破損的滏陽南城短兵相接。
郭榮雖然沒有手軟,但心里的負罪感一直非常重,此刻見到張昭,心里幾乎都到了崩潰的境地。
張昭也長嘆一聲,“你郭榮聽聞母親病重,沒有貪戀高官厚祿和遠大前程,千里趕回去是為孝。
滏陽城中力戰,沒有因為與朕的特殊關系就背叛劉知遠,是為忠。
此刻痛不欲生,乃是因為心中還有義。此等忠孝節義之臣,何稱無顏見朕”
郭榮抬起頭來,淚流滿面的看著張昭,“不管如何忠孝,但臣總是殺害了百余昔日袍澤,實在難受的緊。”
張昭站起身來,將郭榮拉起來,“此非你郭榮一人之過,這是我們這些武人數百年自相殘殺的過錯。
國家的勇士,沒有死在開疆拓土與外敵死戰之中,多少豪杰,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朕立大周,復周禮,就是要讓咱們不再自相殘殺,而是能如大朝時,天下豪杰都為國戰”
張昭這是說的真心話,自然也說的情深意切。
郭謹、劉詞、王殷、李韜等都拜伏在地上感慨萬千,郭謹尤其顯得極為感動。
“恨不能早識圣人胸懷,不然絕不會有今日之殤。”
張昭松開郭榮,對他說道“你既然心中有愧,覺得難受,那就先回家歇息一段時間,聽聞你剛得了兒子,也好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歷史上郭榮在妻子劉氏被殺之前與劉氏育有兩子,與妾室育有一子。
不過現在還沒到郭威、郭榮全家被殺的951年,因此郭榮才剛剛得了長子柴宗誼。
不過郭榮搖了搖頭,對著張昭說道“臣不去歇息,因為臣大人還在涉縣,臣想南下去勸說大人前來歸附。”
說道郭威,張昭也點了點頭,對著殿中的一票河東軍將問道“郭威、白文珂、郭從義三人在涉縣攏兵一萬,至今未至晉陽請罪,是個什么章程他們是想干什么諸位可知道”
張昭本意是問郭榮,不過郭榮身后的郭謹突然上前對著張昭說道“北平王既然駕崩,郭威等人身為臣屬,斷然沒有負嵎頑抗之心。
臣以為,郭威、郭從義、白文珂三人不過是畏懼殺傷過大周兵將,不知道陛下要如何處置他們,故而收軍固守。
今陛下入了晉陽,對河東軍將士家屬秋毫無犯,若能赦免三人罪過,只需一信使,就能讓涉縣之軍卸甲歸降。”
郭謹理解了張昭的意思,他問郭威等人是個什么章程,就是在問這些人是不是還有繼續頑抗之心。
主要也是因為歷史上郭威也是當了皇帝的,雖然他們早已窮途末路,但萬一郭威有別樣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