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舉之后,可以入親軍、禁軍,極為優秀的入憾山都。外放則到衛所或者邊防鎮軍之中為中層武官。
另一個分支就是六韜軍帥類的,這就要求很高的文化素養,是培養將帥的。
一旦考中,不但可以入軍職,還能在某些時候轉文,任方面之帥。
這一條路走下來,孩童十歲就可以開始參加巡檢司的大挑,真正有實力的,十七八歲就能成長為一員合格的軍將了。
而且武舉有個好處,那就是評判的標準非常準確,不存在你說好,他說不好的情況。這也方便張圣人挑選出愿意向外征服的人才。
同時,張鉊還準備把鄉射大禮這一項禮儀,給搬到草原上。
風格上摒棄在漢地才能實行的一部分繁文縟節,但大多數項目都得以保留。
再加入此時中原人和草原人都愛的摔跤、相撲等項目,用一套相對嚴格的程序來為泥撅尹利可汗挑選草原勇士。
這其實就是后世蒙古人的那慕達大會,張鉊準備將他與漢地鄉射文化合一,增強彼此的文化連接。
而要搞定這些,讓所有人特別是文官支持,張鉊付出的代價,就是兩稅法的繼續推行。
別小看這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而已,兩稅法中,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對于個人資產的認定。
因為兩稅法是按照富裕程度來征稅的,這就有了非常大的操作空間。
以前的兩稅法是由武人瞎搞的,但現在張鉊明顯是要厘定稅金,那么以張希崇、和凝、馮道為首的僅存文官,就很想把這部分權力給抓到手里面,這樣文官就有了立身之本。
當然,這不是說文官就一定要搞小動作偏袒自己人,在這個其興也勃焉的階段,他們還不敢。
他們要的是這個厘定稅金的權力,在面對武人時,可以自保的權力。
張鉊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很痛快的決定由戶部和鹽鐵司共同來確定新稅,把這部分權力給下放了下去。
和凝等人欣喜若狂,張鉊卻在心里嘿嘿一笑,因為在兩稅法之后,其實還有個更狠的攤丁入畝。
只不過目前的經濟條件還不具備這樣的操作手段,所以張鉊沒有提出來。
現在正好,讓他們用兩稅法把國家給搞富裕,手工業、工商業進一步發展之后,張鉊就會提出更適合人口增長的攤丁入畝,二十年后,應該就可以提上日程。
。
。
九月十五,經過長期的籌劃之后,張周的改革的新政開始出臺了。
在此之前,中晚唐開始實行的兩稅法,已經被武人們禍害的不成樣子了,必須要大改。
張鉊首選宣布,維持唐時期的兩稅法,整體的稅率大概在十二稅一到十四稅一之間。
廢除自唐末五代以來巧立名目的農器錢、絹帛稅、牛皮稅等。
將脫胎與唐代的間架稅進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