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守謙大敗而回,不知道是真的傷重還是無顏來見高彥儔,反正跑回了他的督監署衙后,就沒再見出來。
高彥儔指揮城頭弓弩手射退了追著武守謙敗軍來的周兵后,隨即便看到白帝城頭蜀軍的大旗被轟然砍倒。
高彥儔也沒什么辦法,只能下令緊閉四門,退守夔州城。
夔州城依山而建,面朝長江,說是四門,實際上常用出入的,就只有兩座南門。
靠西南的稱為小南門,靠東南的就是依斗門,取杜甫在此地名句每依北斗望京華之意,俗稱大南門。
而在大小南門外,有一大片灘頭,稱為豬頭浦,平日里商旅云集,是最好的下船登陸場所。
高彥儔本欲依靠豬頭浦的房舍與周軍纏斗,但馬昭遠怎么會上他這樣的當,周軍戰船在豬頭浦盤桓許久,等得東南風起就直接順風放火。
豬頭浦房舍多是商用,因此基本都是用木板、樹枝等搭建,平日里謹防走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哪還經得住故意放火。
不多時就火光沖天救不過來,高彥儔只能命令蜀軍退回城中。
馬昭遠則趁著豬頭浦大火燃起,親率戰船百艘,圍住夔州城東的寧江軍水軍軍港。
而早在馬昭遠來圍之前,頭腦靈活的寧江軍水軍就趁風楊帆往上,逃往了上游的云安監和萬州。
剩余的被堵住失去了出港能力,只得棄船上岸遁走,眼睜睜看著周軍封鎖港口,將戰船徹底困死。
高彥儔手中還有四千余人,水軍上岸后尚有一千余,武守謙敗退回來的,也還有五六百。
因此整個夔州城的可戰之軍有接近六千,甲械都完備,還有一支小小的騎兵隊伍,并非完全無還手之力。
但是高彥儔卻失去了和周軍爭雄的信心,他只想著苦守夔州城,逼迫周軍前來攻城。
只要他穩住夔州城一天,周軍就不能放心的逆水而上。
要知道過了夔州,上游的云安監、萬州、忠州等地皆未有兵,一直要到涪州涪陵才有武泰軍六千牙兵。
夔州城若是不守,周師輕松就能打到渝州重慶附近。
馬昭遠自然知道攻破夔州的重要性,于是只等豬頭浦火滅,立刻就督促工匠,將蜀軍設在白帝城與白鹽山的石砲,拆卸搬遷過來。
在中國古代,由于缺少金屬部件,投石機的拆卸與安裝,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這些投石機打完了仗,基本都是就地燒毀的,極少有能拆走再用。
不過周軍偏偏就有這個能力,玩投石機,可以說是周軍的傳承了,從小小的駱駝旋風炮到大型配重式投石機,兵部光圖冊就有幾大房間。
每次出兵,軍中也必然有兵部與工部的工匠隨行,因此周軍很快就將蜀軍的投石機拆了兩臺,并且在豬頭浦開始安裝。
高彥儔在城上望見,只覺得魂飛魄散,要是這些大型投石機安裝完畢,轟塌夔州城墻薄弱處,不過是時間問題。
節度判官羅濟對高彥儔說道“前番督監出擊,兵敗而回,白帝城又被迅速攻陷,城中已然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