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殺皇帝的狂悖之言,被他平和悠然的說給山間的人聽。
明明不甚響亮,卻在一處處叢林高墻之間,激起了層層的回音,縈繞在人們的耳畔。
“放肆!!!”
風將軍轟散十余劍影,長槍一掃,蕩平塵埃,卻已經不見了那人的蹤影。
他追向各處宮殿之間,火羅道的人,除了當場戰死的寥寥幾個,其余人也都在腥風黑霧從山頂呼嘯過境的時候,趁亂脫身。
關洛陽打散了襲向自己的那些劍影之后,青金色的神兵挑中了最后一柄劍影。
本該虛幻的劍氣影像,被他挑在神兵之上,維持了好幾個呼吸,才像真正的琉璃一樣碎裂,最后飄散于墜落的途中。
碎音入耳,關洛陽放目遠空,眼中離火光芒躍動,俯瞰四野,看不出那些人到底往什么地方遁逃,卻看到了東都洛陽的方向徐徐升起一縷煙氣。
風將軍在半山腰揚聲說道:“內衛、少林,其他人馬都在趕來途中,這些人遁逃出去,未必不會被別人堵到,我們留心搜尋,各方一旦有所異動,就速速去……”
有名甲士驚呼一聲,抬手指去:“將軍,你看那邊!”
東都方向的煙氣漸濃、漸黑,在這個位置都能看到的話,恐怕是起了火災。
風將軍仔細辨別,腦中閃過一點靈光,臉色巨變。
“洛陽糧倉!!!!”
………………
正在飛速趕往老君山的往生方丈忽有所覺,扭頭向側后方看去,只見洛陽城中濃煙滾滾,一道煙柱飛上天空。
“那個方向……”
往生方丈心頭一沉,臉色唰的慘白如紙,“不好,禍事了!”
袈裟一旋,老和尚拼起全副功力,趕向城中。
那里正是,含嘉倉的方向。
隋朝的時候,洛陽城外就有回洛倉,可以供給城中百姓、百官和皇族的日常所需。
后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瓦崗軍李密麾下以“锏打三州六府,馬踏黃河兩岸”的秦叔寶為首之眾將領,在洛陽城外激戰半個多月,連戰連勝,奪取了城外糧倉,開倉濟民,切斷隋帝北歸之路。
城內無糧,沒過多久就陷入困頓之中,而瓦崗軍聲勢大振。
如果不是后來李密戰陣受創,功力減損,疑心日盛,又踏上邪道,想以采補之法休養恢復。
而秦叔寶等人不愿同流合污,名望武功又都已經難以遏止,弄得上下猜忌,人才流散,或許瓦崗真可以就此奠定霸業。
李世民平定天下之后,為了避免重蹈隋帝覆轍,就在洛陽城內建立了含嘉倉,東西南北各有兩百丈左右的長度,內含圓形倉窖四百有余,大窖可以儲糧一萬石以上,小窖也可以儲數千石。
貞觀之治之后,大唐衣帶迤邐的步入盛世,帑藏積累,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來自蘇州,徐州,楚州,潤州,冀州,德州,魏州等地的糧食,都充實在含嘉倉之中。
到如今,含嘉倉不僅要供應洛陽平時用量,要籌備糧食以防災情,洛陽以東各州縣的租米,也都要先在這里集中,然后再從陸路上運入陜州。
毫不夸張的說,這座糧倉,已經成為了關東與關中之間,漕米轉運最重要的關口。
朝廷在這里派了重兵把守,又有軍中高手,鐵衣堂,排幫,來來往往的協同護送,當年蘇刑也在這里有一座別府,常到這里居住,各方互為照應監督,從來沒有出過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