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古往今來,就算是亂世之中,也顯少有人會做出焚毀這種大型糧倉的舉動,若說到武林中人,無論正邪,更是想都不會去想這種事情。
當往生方丈來到倉城之間,見到披甲的尸體和鼓噪救火的那些士兵之后,也不得不放下了心頭的那點僥幸,這不是什么偶然失火,而確實是一場人為的大禍。
火羅,火羅,果然已經不是什么火羅道了,這些人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魔教余孽,曾經在西南自成一國的立場和眼界,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策劃出這樣的事端。
往生方丈更從火中嗅到一股混雜著焦臭味道的馥郁花香,腦子一轉,就從這種明顯的特征,想到了曾在古籍中見過的一樣事物。
他們以內力擊破倉窖之后,必定是還將西域秘制的一種清澈如水的火酒潑入其中,用來引火。
那本來是龜茲國往南,一處小國用來祭拜神明的酒水,其舉國貧乏,唯有這種釀酒秘法,聲名遠揚,據說,隋煬帝年間,這種酒也曾經被隋帝取用,當做燈油,龍舟出巡,駕臨江都的時候,常用此酒,一盞燈里盛滿酒水之后,可以半月不滅。
用這種酒水為引子燃起的烈焰,要遠比一般薪柴聚起的火光更難以驅逐。
往生方丈原可以直接發揮《金剛本相經》剛猛無儔的本色,出手照著現在已經著火的那些倉窖,陸續轟擊過去,多數火光都有可能被他的掌力罡風壓滅。
但萬一呢,萬一有個萬一,風助火勢,火焰四散之后,殃及了更多糧食的話,為禍之大,實在難以估量。
老和尚拄杖而立,胡須、臉皮、眼睛都微微顫動,目光轉來轉去,焦急的望著這些煙氣,實在不敢冒這個風險,只好換用另一種方法滅火。
“喝!!!!”
往生方丈換氣吐吶,一聲朗喝之后,對著一座大窖連出數掌。
一開始兩三掌之間,無風無光,風平浪靜,好像出掌的時候都不曾怎么用力,但到后頭幾掌,不知怎的,就有一股仿佛歲月沉淀,濃厚無比的質感,系在這一掌之間,平平推去。
那大窖之上的濃煙火光,猛然一漲,隨即濃煙紊亂,火焰飛快地縮小下去,只剩下幾點火星,不過是兩三個呼吸的時間里,就連火星都消失不見。
這是往生方丈運起了般若掌中的最后一式“一空到底”。
這門號稱少林絕技之中禪性第一,可以終其一生,越練越純,永無止境的掌法,在一位佛門宗師的運用下,竟然轉瞬之間就把整座糧窖周遭,堪比一整座屋宅范圍里的活風,全部抽空。
失去了活風氧氣,火焰瞬間熄滅,比任何以水以塵土來滅火的法子都更加迅捷,但是這樣的方式,卻也讓往生方丈只能一座一座的救過去。
原本守衛糧倉的甲士和洛陽城中的守兵,都匆忙趕到,驚駭大叫之聲不絕于耳,奔走救火。
往生方丈每滅掉一座糧窖上的火光,心里的焦急就多上一分。
身處倉城之中,他已經沒有辦法摸清現在火勢究竟如何了,只覺得自己縱然不斷滅火,周圍濃煙刺鼻,時遠時近的火光在黑煙里繚繞,災禍之兆好像也沒有少上半點。
“驚濤落日!!!!”
響遏行云的一聲豪邁長嘯,從倉城之外傳來,只見水浪翻騰泛白,湍流如龍,從倉城外那條河流的方向升起,騰空飛揚,直撲向這邊。
那條流水飛龍,遠看的時候,體型不太顯眼,到了近處的時候,才覺得其軀干龐大,怕不是足足有十幾丈長短。
下方濃煙滾動,眾多士兵黑甲黑煙的身影,在這條湍白巨龍的映襯之下,都顯得小如蟻蟲。
往生方丈心中大喜,已經看出隱藏在那些湍白浪頭之間,引導這股沉重河水飛空而來的,是個不修邊幅的勁瘦老者,手里還有一把柄長六尺,刃長三尺的春秋大刀。
御水神通,長安神兵,驚濤落日斬!
駕馭水流這方面,就算是宗師,也比不上手提驚濤落日斬的曹濟生。
而在水流之間,除了曹濟生之外,還有一個身姿輕靈,似乎僅憑著足尖的一點,貼著水龍的尾巴凌風而來的俊朗樂師。
居不用懷抱琵琶,撣腕撥弦,四野八方,嗡的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