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又說道“那如果是如今的你,就算不曾重傷,所見到的苦難也不是自己的家鄉,你會為他們拔劍嗎”
李俊斷然道“當然會。”
“好”李應笑了起來,“那如果今天你輕描澹寫,就先殺五六千個罪不至死的人,那還要多久會變回當初的自己,又還要多久,會變成陳希真、云天彪他們的模樣”
李俊怒道“我豈是他們那樣他們他”
他話說到一半,聲音就不自覺的低了下去,越想越是口干舌燥,后背卻出了一層冷汗。
李應看他臉上露出羞愧之色,知道他已經悔悟,也不等他明說出來,就又轉向其他人,徐徐說道“諸位,我們沒有必要那么急,世上豈有一年內奪天下的義軍”
“皇帝的大動作一樣接著一樣,我們的事務愈發繁忙,似乎也被他引得急了起來,但其實,他急,我們卻可以緩,他用大勢壓頂,我們卻可以輕身游走嘛”
“各路義軍,總的底蘊本來就還比不上朝廷,我們大可以請他們游而不擊,緩緩收縮,占穩了一部分地盤。”
眾人聽得微微點頭,李應又道,“看他們的舉措,再看我們的政令,想也知道,到時必定是我們麾下的百姓先恢復元氣,等兵源充足,糧草豐沛,最多五年,就該換我們以大勢壓回去了。”
李應是管后勤糧草的,關洛陽常跟他聊起這方面的事情,雖然有些話像是憑空臆測,胡說八道,李應聽了也就一笑置之,但其中又有些話語,卻意外的很有見解,給了李應很多啟發。
百姓的元氣,整體的后勤才是根本。
李開先也冷靜了下來,恢復一個軍師該有的思維,思忖片刻之后就說道“李應兄,你說的雖然是王道手段,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李應“哦”
李開先說道“大頭領定下的軍規,是不許洗劫百姓,所以我們的糧食,主要來源于各地豪族庫存,但我們又要接濟那些活不下去的貧民,自己留下的糧食也只是剛好夠日常所需。”
日常所需,跟戰時所需是不一樣的。
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整天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可能只要一碗米飯,一碗水就可以撐過一天。
但如果要干苦力,三碗米六碗水都未必足夠。
朝廷大軍打來,地方義軍可以撤,但如果最后逼到梁山的地盤上來,梁山必須要迎戰,到那時候糧食就未必夠了。
所以關洛陽之前一直在指揮兵馬,不斷進攻,就是要掠取更多的糧食,來緩解這方面的問題。
這,正是當前天下間有了軍規軍紀的義軍,最大的缺陷。
李應笑道“軍師不必太擔憂,我看大頭領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我們接濟百姓的好處也正是要在這方面顯現出來的,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有了我們的接濟,就可以回去開墾良田,刀耕火種。”
“前一批梁山附近的糧食就已經收上來了,只是當時地盤畢竟不大,收的糧食也不算多。但是只要再等兩個月,整個京東東路范圍內,今年第二輪的糧食,都會成熟,從百姓到我們之間,沒有那么多的盤剝,他們可以溫飽,我們也可以有充足的兵糧。”
眾人都松了口氣。
李開先也終于露出了笑容,道“依照從前交戰的情況來看,如果立刻就通知各地義軍,從進攻大城改為游走避讓,尋一些中小的名門豪族當糧庫,應該是足夠撐過兩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