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英化出一朵云氣,踏云飛天,身影隱在云中,跟著魯王的隊伍向嶗山而去。
出城不過十里,忽然只聽遠空云中,有一澹雅歌聲傳來。
“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
“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
瓊英聞聲望去,只見那邊云中,倚坐著一個紫裳白衣,水晶冠束發,小爐煮酒的女子。
那人也正向嶗山方向飛去,若有所覺,扭頭看來,嫣然一笑“這位道友也是去往嶗山嗎”
“正是。”瓊英上前,報上自家名號。
“在下諸葛月,字雪庭,見過瓊英姑娘。”
那人起身行禮,笑道,“我跟姑娘一見面,就覺得有幾分眼熟,仿佛夢里見過似的,十分可親,若不嫌棄,不妨同去嶗山赴宴”
瓊英澹然道“修行有成的人,也會做夢嗎”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莫說修行人,神仙也不能免俗。”
諸葛月言笑晏晏,道,“我幼年讀詩,獨愛梅花,可惜草木無情,獨與梅花為友,未免冷清,所以周游山川,一心想尋位意氣英華,凜然若梅的友人”
她說到這里,含羞一般垂下眼簾,舉起酒杯,輕嘗了一口。
瓊英這才看出,她兩頰微紅,鬢角見汗,原來是在見面之前,就已經有了些醉意,難怪舉止有些輕浮莽撞,剛才那段歌聲也是醉臥云中,即興所唱。
虧得是我,若換了個有歹意的,這樣一個好姑娘,今日只怕多少要吃些虧。
瓊英心中暗想,倒也不那么疏遠了,落座之后,取酒杯晃了晃,凝出一杯冰爽云露,請諸葛月品嘗。
諸葛月竟然也不提防,伸手接過來就是一整杯傾入口中,霎時眼睛微微一亮,醉態稍斂,坐直了身子,抿唇輕咳一聲,說道“讓道友見笑了。”
瓊英見她舉止從容,落落大方,也愛她率直,笑道“我還要謝謝諸葛姑娘贊譽。”
諸葛月連忙說道“雖然醉后無狀,但說的也都是真心話。”
她們兩人結伴同行,不知不覺,彼此之間就已經以“月兒”“姐姐”相稱。
不過很快瓊英就發現,眼前這個美貌的姑娘,并不是之前自己所以為的那種莽撞率直、天真可欺的人物。
她的人脈很廣,越是靠近嶗山,同樣是去赴宴的修行者,就越是容易注意到其他來賓。
而短短片刻之間,已經有六七撥人,向諸葛月打過招呼。
那些人之中,有看起來氣質冷峻的劍客、有肢體殘缺陰郁的老者、有結伴而行頗為高傲的門派。
他們的性格、背景,明顯有很大的差異,但卻都能夠跟諸葛月友好的打招呼。
諸葛月注意到瓊英的視線,悄悄湊過去一點,輕聲說道“姐姐不要看我年輕,但是我們游方諸葛一脈的相術,卻是一絕,所以認識很多熱心腸的前輩、同道呢。”
“哈哈哈,這一點老衲倒是也能夠作證。”
空中飛來一件大紅袈裟,載著兩個和尚。
一個老的不成樣子,皮膚上全是褶子,牙齒都只剩幾顆,但耳垂寬大,中氣十足,手纏念珠,盤膝坐著。
旁邊站著一個小沙彌,一身白衣,肘彎里搭著一柄拂塵,俊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