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精氣神很足啊,看來我給你找的徒弟,你還挺滿意的。”
諸葛月打了個招呼,隨即對瓊英說道,“這位是金山寺的方丈,靈佑禪師,旁邊那個是他小徒弟法海。”
靈佑禪師看著瓊英,眼中有一絲驚訝的神色,彼此見禮之后,才說道“老衲該再替金山寺,好好謝謝諸葛家,法海天資聰穎,佛法神通一點就透,恐怕弱冠之年,就能夠追上老衲的修為。”
“金山寺能夠有這樣的衣缽傳人,等老衲圓寂的時候,也可以安心了。”
法海也上前躬身施禮,拜謝諸葛月,一舉一動,有板有眼,跟個小大人似的。
諸葛月看了看他,卻微微皺眉“若只知道清規戒律,固然在修煉佛法神通上有好處,只怕日后雜念累成劫難,一舉反噬,有大麻煩啊。”
說起此事,靈佑禪師也苦了臉“老衲時日無多,只好盡力而為了。”
眾人聊著聊著,就已經飛到嶗山派的地盤上,壓低了云頭,從嶗山邊界處,那兩座形如門戶的山峰之間穿過。
嶗山派數十個峰頭,今日都張燈結彩,來來往往,不但有駕云的貴賓,御風的道士,還有許許多多的雜役,山外的商隊騾馬。
嶗山派雖然是修行大派,但是真正修煉有成的,也已經是執事、長老那一級的了。
絕大多數弟子,還是會鐘情于普通人做的美食,就算是嶗山的長老,對一些外地的干貨、大廚的技藝,也是很贊賞的。
所以今天的這場大宴,當真是熱鬧的很,嶗山周邊的百姓,也會陸續的過來赴宴。
眾多來賀壽的修行者,都是到了主峰之上,稍后被領到山頂廣場的八十一桌宴席處。
賀禮自然也都是交給嶗山弟子,這里卻沒有什么照著禮單唱名的規矩,不管送什么,嶗山的弟子都是一視同仁,收到一邊。
諸葛月、瓊英和金山寺的師徒,被安排到了同一桌上。
坐在這一桌的還有幾個來自昆侖派的煉氣士,其中的長輩叫做歲寒道長,與靈佑禪師似乎早有交情,也跟諸葛月熟識。
瓊英光是聽他們閑聊,就發現了一些問題。
這個世界的修行者,也分煉氣士與散仙,散仙境界本該可以長壽,卻有九死之說。
意思是指,即便修煉到了散仙的境界,體內也有衰朽之氣,普通人和初入散仙者,活到百歲,就都會經歷一次死劫。
普通人自然是就此喪命,化為鬼物,散仙的軀體也會枯竭,神魂也會轉陰,倘若不想淪為陰邪鬼怪,就要竭盡所能,施咒、布陣、煉丹、用器,運轉法力,使自己還陽。
就算度過了第一次死劫,之后每隔三十三年,形神內衰朽之氣驟然濃郁,也會再有死劫降臨。
傳說,曾有度過八次死劫的散仙高人推測,假如能度過第九次死劫,就可以徹底對抗天地間的衰朽之意,保自己長生不死。
但是那位高人自己都沒過得去,所以自古萬年以來,世間都沒有真正可以不被死劫困擾的長生之人。
瓊英打聽了靈佑禪師、歲寒道長等人的修為,估量了一下這個世界所說的散仙境界。
能扛到第五次死劫的散仙,基本上就已經等同于水滸世界寶骨神魔的境界,也就是邁入大頭領所說的五星級。
這種級別的人物,若是在一個正常的環境里,怎么可能才活幾百年,就陷入形神衰朽的狀態
要知道,就算是水滸世界的金石之道,那么大的弊端,那幫人飛天的飛天,沉埋的沉埋,卻也只是一種另類的修養方式而已,并沒有真的陷入衰朽狀態。
趙匡胤那種中了劇毒飛天的,飄在天上一百多年,只要有機會被喚醒,照樣能爆發出驚人的實力。
這個世界的九死之劫,甚至每一次爆發之間,還有固定的時限,怎么聽都很奇怪。
而且還有更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