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陳景行原本打算考的是京津電影藝術學院的導演系,此學院是由這個位面的京城電影學院和津門藝術學院合并而成的國家一流影視人才培育搖籃。
雖然文化課毫無問題,但專業不過關,慘遭淘汰!
無奈只能服從兩位老師的意志,隨便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然而這并沒有澆滅陳景行的藝術理想,京城師范大學數理學院的課程反而讓他心中追求藝術的小火苗燃燒的更加旺盛了。
他穿越到這個位面的使命絕對不是為了解決數學猜想,發表物理論文,獲得菲爾茨獎、諾貝爾獎,推動國家崛起和人類進步的!
陳景行有更艱巨的任務,通過文抄……通過兩個平行宇宙之間的信息交流共享,滿足本位面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本位面與陳景行穿越前的位面,物理常數、知識體系、地緣政治、經濟發展程度等等幾乎一模一樣。
巧合的是,兩個位面在文化領域的發展卻有很大區別。
整體趨勢沒有太大不同,比如大洋對面的那個國度還是世界霸主,娛樂業也極為發達,文化輸出全世界,但是穿越前那個位面的很多商業與藝術上極為成功的影視劇卻在這里不見一絲痕跡。
華國也同樣如此,雖然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市場開始繁榮,電視劇版權費用不斷提高,電影票房市場規模急速提升,但供應到市場的文娛產品卻整體質量低下,普遍形式大于內容,過于重視卡司,故事極不成熟,噱頭營銷圈錢,表達不接地氣。
整體處于主流創作與評價體系從藝術到商業的痛苦轉型過程中,多數作品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結果既不夠藝術也不夠商業的尷尬階段。
本位面2012年的華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基本被古裝、喜劇與青春疼痛三大題材包圓。
所謂古裝指的是架空歷史,宮廷斗爭、武俠小說改編,目前幾乎是大片的唯一指定題材。
原來的位面中武俠電影與香島電影一起沒落,而本位面武俠電影卻方興未艾,成為國產古裝大片的主流題材之一。
喜劇與青春愛情則是以小博大的主流題材,想要從古裝大片中搶回一點肉湯的不二之選,也幾乎壟斷了現代題材在大銀幕上的敘事表達。
至于科幻電影,更是大洋彼岸電影產業的絕對禁臠,當然此科幻指的通常是太空歌劇與奇幻題材,基本指代的是漫改電影。
前世位面大洋彼岸的國家曾在八九十年代嘗試過漫改電影,但市場反響都不夠理想,因此直到二十一世紀,漫改電影才真正崛起。
而本位面他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次改編漫畫便大獲成功,早早掀起了漫改熱潮,漫改電影已經發展了數十年,形成了漫畫創作到影視劇改編的高度成熟產業鏈,到如今英雄們已經換了好幾代了,影響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當然,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美國的影視創作資源早早就被漫改電影所壟斷,因為資本的逐利與保本的本能,原創劇本已經從A級創作資源中消失,只有獨立電影或小公司才敢投入資本拍攝原創劇本,原創大片真正成為了瀕危動物。
盡管漫改宇宙與續集電影完全壟斷了A級大片的現象已經招致了世界上很多電影創作者的批評,但并不影響漫改宇宙科幻大片對全世界的文化輸出,這種早熟也極度發達的漫畫電影產業鏈的全球文化輸出甚至影響了東邊瀛島的動畫產業,本位面瀛島的動畫影響力比之前世位面低得多。
限于內容創作體系的混亂與特效工業體系的不成熟,華國不是沒有公司嘗試拍科幻片,但少有能收回成本的,科幻也就成了冷門題材,少人問津。
而陳景行卻立志要振興華國的科幻題材影視作品,為華國建立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同時達到文化輸出的目的。
作為一名學渣,敢立下如此壯志,自然是有金手指可憑依的。
這次跨越位面的穿越,讓陳景行記憶中多出了一個影視劇倉庫,前世看過的所有影視劇都保存在這個倉庫中,而且歷歷在目,一絲一毫的細節都能被清晰的回憶起來。
同時還附贈了一個乞丐版神豪系統。
陳景行在穿越過來后過的第一個生日后,發現自己存壓歲錢的銀行卡莫名多了一筆巨額資金。
225萬。
第二個生日后多了一筆256萬。
第三個生日后又多了一筆28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