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行準備拍的這一版,演員還是傾向于請五一劇院的老師們,畢竟在《彗星》的合作還算愉快,有了口碑,再拉幾個人不難。
按理說片酬支出不會很高,兩百萬至三百萬之間就能解決,畢竟這次拍攝時間也會超過《彗星》。
但真正的大頭卻出在拍攝場景上。
原版致命id有幾個難以漢化的點。
最大的問題是整個故事的背景。
致命id的故事背景是一個殘忍的殺人犯的辯護人為了能說服法官,使患有精神分裂癥的罪犯免于死刑,請了心理醫生給罪犯開了一種藥,藥效是讓罪犯11個人格彼此相遇,然后自相殘殺,使善良的人格獲得最終的勝利,而后以“犯下了殘忍罪行的邪惡人格已經死了,善良的人格和他的肉體是無辜的”的理由免于執行死刑。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背景必須要改,不僅是審核的問題,華國的老百姓也是很難接受這種辯護理由的。
怎么改呢?
陳景行將故事背景改成了警匪片。
一個犯下了連環殺人罪行的身患精神分裂癥的殺人犯,警方在追捕他的過程中,逐漸揭開了這個“變態”不幸的童年與遭遇(這些在他人生中傷害過他或幫助過他的人是他諸多分裂人格的原型)。
主導殺人犯的邪惡人格為了防止在逃竄的過程中其他人格醒來干擾他,所以咨詢了一位心理醫生有沒有辦法解決其他的人格,心理醫生給他開了一種藥,稱能解決人格分裂問題。
邪惡人格主導的殺人犯隨后綁架了心理醫生一同逃亡,一是防止醫生蒙騙他,萬一藥物不管用可以隨時脅迫逼問心理醫生有沒有其他辦法;二是防止警方順著他的蹤跡查到心理醫生,知道他患有精神分裂,從而更加容易針對他的病癥設計逮捕他;三是萬一真的被發現圍捕,心理醫生可以作為人質。
殺人犯綁架著心理醫生來到了一處爛尾樓,將醫生用繩子捆住限制其行動能力后服下藥物后,開始了人格大逃殺,途中善良人格覺醒后在醫生的提示下明白了真相,下定決心要解決掉邪惡人格,在與邪惡人格同歸于盡后,只有一個女性善良人格逃出了魔掌,獲得了身體主導權。
與此同時警方也追到了爛尾樓,女性善良人格解開了心理醫生的束縛,正在心理醫生以為自己逃出生天向警方走去之時,他背后的殺人犯腦中真正的邪惡人格boss殺了女性善良人格,主導了身體,然后影片結束。
魔改漢化至此,陳景行版本的致命id背景和地圖便比原版要復雜,除了人格大逃殺的場景,還有爛尾樓,還有警方的追捕和調查。
此外原版致命id還有一個問題,人格大逃殺的場景是汽車旅館,選擇汽車旅館作為劇情發生地是符合美國國情的,但并不符合華國國情。
實際上致命id里面的“人格大逃殺”是個典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的故事。
只要想通了這一點,便不難做出本土化的改編。
陳景行第一時間想到了前世位面的《無人區》。
受此啟發陳景行準備把人格大逃殺的地圖從汽車旅館換成華國西北某國道邊的服務站,確切的說是服務站的招待所。
大雪封山,西北某國道中的一段路斷行了,因此被困的11個人來到了服務站旁邊的簡陋招待所。
在鵝毛大雪中發生的具有華國西部國道旁人跡罕至招待所里的犯罪懸疑故事,故事背景一點不違和,前世位面國產西部犯罪片就有幾部佳作,西北的狂野氣質很適合拍犯罪片。
甚至電影中警方查案的地圖背景,陳景行也準備設置在西北的冬季。
警方查案是在西北小城的大雪中,殺人犯腦內的大逃殺也是飄著大雪的西北人跡罕至的國道旁。
這還會有效的誘導觀眾,讓觀眾認為人格大逃殺是真實世界中的事情,再與警方對命案的調查追捕結合,將會形成警匪模式與暴風雪山莊懸疑犯罪模式的完美搭配。
電影前半段,觀眾會自覺的認為警方追捕的兇手就是被大雪困在國道旁招待所的十一人中的一個,直到接近末尾,觀眾才會驚覺原來發生在招待所中的故事竟然是一個人大腦內不同人格的相互殺戮,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治愈精神分裂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