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雖和連邦來往緊密,但既不是連邦高層,他的店鋪也和連邦總部沒任何資本關係,純粹因為朋友關係、聊得來而參會。
到海南的老榕和連邦高層一堆猛侃,說服他們“觸網”,希望連邦軟體連鎖開展網上銷售、建立網路資訊系統。連邦董事長蘇啟強被說動了,正式邀請老榕來北京建立電子商務事業部,職務是連邦副總裁兼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監。
老榕想的很簡單:用半年時間把系統搭建起來,領上路,然后就可以功成身退。連邦給了他7-8個人,100多萬注冊資金。應該說這個雛形和創意時間與常天浩規劃的差不多。
甚至于雙方進度也差不多:連邦有比較成熟的業內軟體和電腦周邊產業經驗,所以商業這塊進度很快;永珍由于戰略規劃比較明確,再加上資源和工程師力量配備充足,所以在軟體和運用環境搭建上比較迅速。
永珍完成時,8848也完成了內測,準備在5月份正式推出,這是常天浩急著搶時間的緣故誰最早發布,誰就是中國第一家電商企業。
由于8848設在北京,永珍設在上海,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中國第一家也是京滬之爭。王慧玲是在楊浦區有關領導那里打過包票的,一定會在4月底前發布,把這個第一給上海搶下來。所以有關方面才一路綠燈,這么快就放行了零售許可連邦本身就是零售連鎖企業,不需要額外許可。
不得不說,上海有關政府雖不清楚電商能發展成什么,但有個第一,回頭也能好好吹下政府工作水平誰叫現在互聯網是熱門呢?
連邦本身有業內經驗,老榕又比王、常在網路圈有名的多,所以蔡崇信的關注焦點一開始聚焦在8848上。
投資8848有個問題:控股權掌握在連邦手里,而春節前后,連邦本身控股權賣給了一家上海上市公司江蘇綜藝股份。
為什么常天浩要大量購入綜藝股份?就因為綜藝股份滲透到了聯邦軟體和8848,這和海虹控股掌握聯眾世界是一樣道理。
519行情大爆發中,億安科技是典型的莊家操縱,但海虹科技和綜藝股份不是,他們有實打實的概念支撐。
從后世來說這個實打實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但在互聯網泡沫時代已算是相當靠譜的公司了,靠譜程度和美國互聯網泡沫中的“.”神話基本一致。
當時中國還有比聯眾和8848更實打實的非上市互聯網企業么?
顯然沒有!
所以海虹控股和綜藝股份才會成為大牛股,否則滬深幾百只股票,憑什么這兩個股票能脫穎而出?股民眼睛還不算很瞎!
正因為綜藝股份對8848有自己的考量,所以蔡崇信才覺得投資會非常複雜,轉眼又想到了永珍,但就商業模式而言他更看好8848。
常天浩口氣很狂妄地說要搞自營物流,老榕卻很低調地提出了“O2O”設想,這設想在蔡崇信看來比較靠譜。
連邦軟體在全國有近300家門店,這些終端可同時為8848的電子商務提供屬地配送和收款服務。連邦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具有較高美譽度,尤其在軟體、IT產品和電腦圖書方面佔有統治地位,大部分網民都是電腦玩家或業內人士,通過連邦這個現有渠道很容易建立起客戶關係,通天科技的用戶還不知道在哪里呢。
既然常天浩和他談了有關發展設想,他也把老榕的O2O講了通。
常天浩笑道:“沒錯,我也贊同,但這只屬于連邦和8848,我沒這個優勢。既然永珍不具備,就談不上好不好,因為在我眼中,從零起步建立300個倉庫可比建立300個門店簡單。”
這話蔡崇信無從反駁。
“老榕走的是先易后難的道路,8848這么干,賣軟體、賣圖書甚至賣音像產品大概不成問題,可怎么賣其他呢?”
“其他?”
“這些東西一年才能賣多少錢?300萬網民,就算150萬歸他8848,每個人每年買100元也只有1.5億銷售額,超出部分軟體店無力提供,因為軟體、音像產品從來不是高價值消費。”
蔡崇信不覺得1.5億很小,但也不覺得常天浩說錯,便問:“您的實物商品打算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