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小聲補充:“也不能說一分錢入賬沒有,這兩天網吧營業了,收了2萬不到……”
常天浩大笑:“那就是2萬的營業收入……”
蔡崇信笑了:“看來您真對公司很有信心。您看這樣行不行,有關情況我回頭寫報告給總部,看有沒有意向,然后過段時間我們再深入談一次?”
“好的,非常感謝!”常天浩舉起杯子,“為未來合作愉快,乾杯?”
“乾杯!”
回去路上,王慧玲問他:“你想把這人拉過來?還是僅出于融資考慮這么說?”
“都有,但前者更重要些……”常天浩想了想,“可惜從今天的場面來看可能性不大無論是加入還是融資可能性都不大”
王慧玲點頭:她覺得讓蔡崇信放棄500萬年收入加入公司確實強人所難。
至于融資可能性不大,是因為她也看出來蔡崇信不主張自營物流。
小琴問道:“真的要建物流平臺?”
常天浩點頭:“只要做toC業務,一定要建,否則一個寫字樓,有個百來萬資本,加幾個技術員和資料庫就可以開電商公司,那樣創業門檻就太低了。”
兩人沉默許久,擔心的都是同一個問題:自建物流錢從哪里來?
常天浩比他們樂觀:“不要著急,錢會有的……他們不投,我自己投嘛!”
第8章:再梳理(1)
回到密云花苑時天色已過10點,常天浩簡單洗完澡后就開始盤點今日與蔡崇信的會談結果。
對交易複盤是他在后世一個很好的習慣,通過複盤能了解當初預測與實際走勢間的差異,也能深入考量做出決斷與市場訊號雜訊間的抗衡,同時更有利于事后反思論證哪些決策屬于深思熟慮的結果,哪些是因為盤面波動而下的隨手。
交易複盤如此,重大交談複盤同樣如此。
因為重生緣故,他還有個筆記本,里面記下了很多電光石火間想到的、回憶起來的歷史點滴,他通常都會將其用自己才能看懂的格式專門整理在上面,雖然他的記憶力遠超一般人,但總有掛萬漏一時候吧?
今天和蔡崇信談了半天,雙方深入交換意見,他聽到了關于美國電商的發展歷程和現狀,蔡崇信講述了自己的電商想法。這種交流不但對他本人很有幫助,對王慧玲、小琴而言都有極大價值,尤其后兩者能真正聽到兩種不同聲音的碰撞,對她們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大有幫助。
雖然這兩人都無比迷信并崇拜常天浩的認知和判斷,也全心全意按他想法去做,但常天浩深知她們的認識不說完全,至少有90%以上基于盲信。這固然大大強化了親密度和他作為卡里斯瑪型領袖的威望,卻并不利于她們成長,一旦剝離開來獨當一面,她們便會遭遇手足無措的困擾。讓她們聽聽美國人的想法,聽聽蔡崇信的想法很有必要。
常天浩也注意到王慧玲在TICQ這件事上的堅持和想法,使他意識到隨著工作閱歷不斷加深,確實需要鼓勵他們的首創精神,哪怕這種精神指導下的某些決策是錯誤的也必須試錯。就像人體,生病會激活并強化免疫系統,不生病當然是件好事,可如果因為不生病導致免疫機能得不到鍛煉,萬一突然大病,人就會直接完蛋了。
管理也如此,他可以把正確方向告訴她們,但并不等于把正確步驟和實施途徑告訴她們,更何況他也不敢拍著胸脯說自己這么做一定正確,自主能力不鍛煉,一旦3年后他出國,國內這攤子事還不亂套?
單純從交流而言,今天會談非常有益,至于能不能拉到投資他本就沒抱很高期望,自然也談不上失望。
他目前對投資的期望甚至還不如把蔡崇信拉攏過來的渴望高,這是他接到小琴通報后的第一念頭,不過這念頭也只有想想而已,真正接觸后他大致明白,拉蔡崇信過來的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微乎其微,理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