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基地你打算放哪里?”
“你去楊浦區跑下看看,能不能獲得點地盤……”常天浩沉吟道,“既然在楊浦的地盤上做事,那就爭取設在區里,楊浦不行,往北寶山區可以考慮,往東浦東新區外高橋地段也行,如還不行就往嘉定、青浦、松江、閔行、奉賢等等外圍區塊考慮,總而言之,上海必須設一個大型庫!”
“我去跑下看看。30畝左右是吧?”
“最好能大點,比如45-50畝這樣。”常天浩沉吟道,“我還想造些員工宿舍便于他們生活,同時行政樓也不能少。”
王慧玲明白:多圈些地,將來對公司資本運作也有幫助,從長期來看上海地產肯定升值。
“另外我再悄悄告訴你啊,自建可控物流還不止庫區,將來你會看到更高大上的裝備。”
“比如?”
“專屬于公司的貨運飛機!”常天浩笑道,“飛機隊會不會比庫區還讓你目瞪口呆?”
“確實……”
“你相信我,這些在未來都會實現,就像一年前你能相信一年后你會坐在現在這種位置上么?”
王慧玲高興起來了:“我信!”
“既然你剛才提到了這么多問題,明天我們小範圍開個碰頭會把電商細節再梳理落實。”
“沒問題!哎呀,12點半了,你早點休息。”
“你也晚安!”
第二天開會前,小琴偷偷塞給常天浩一張紙條,上面用現金流寫滿了她對自建倉庫體系的測算她認為按常天浩目前的賺錢速度,3年內資金量絕對維持不了。
小琴畢竟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算報表和數字能力挺不俗,剪刀口算的很不錯,越來越大的赤字和逐步走低的凈資產都在提醒常天浩:步子不能走太快,太快容易翻船。
他不由樂了:這兩人一個夜里給他打電話表示擔心,一個夜里在拚命算賬,真難為他們了。
“都怪我吹牛太成功了,不但迷惑了對手,也迷惑了自己人……來來來,我們再梳理梳理。”
接下去的梳理就很接地氣了,昨天高大上的偽裝全拋掉,只剩下實打實的工作。
“把3樓安排下。左邊半樓用一半地盤開闢零售柜檯,提供線下展示,供上門的消費者現場體驗;右邊半樓分成兩塊,一塊用來運作服飾專賣打個裝修旗號;一塊用來布置電腦和網路專線,提供現場下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