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章節序號有誤……
“……今后10年,將是中國經濟高速擴張、迅猛騰飛的10年,如果不確信該結論,那根本用不著做任何投資策略,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只有相信這結論,認為中國正處于上升期,認為中國國運即將迎來大弘揚曲線,才有進一步討論的基礎。
今后10年騰飛的起點,我認為就是現在——以這次香港金融保衛戰為標志**件、主動擁抱全球化的過程……”
常天浩目光炯炯地掃視了臺下眾人一眼,以頗有氣勢的語言說道:“上周,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駐港基金經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公然叫陣,說無論香港金管局如何干預,國際炒家都會狙擊聯系匯率、打敗港府。還說香港經濟正處于衰退,基礎因素無法扭轉,量子基金沽空港元及期指將取得最后勝利。政府所做的一切只是為投機者帶來獲利的機會……
他身后是總值高達220億美元的量子基金,還有眾多跟風投機者大軍……但最后誰贏了?香港還是那個香港、聯系匯率還是那個聯系匯率,德拉肯米勒的發言只不過平添了報界笑料罷了。
雖然國際炒家依然不肯認輸,還琢磨在9月合約上繼續布陣,但在我看來無非是強弩之末。
香港金融保衛戰的勝利,是一次非常典型的危機防控,標志著持續近2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終于進入到最后的尾聲階段,香港是串聯東南亞和大陸的關鍵樞紐,是大陸抵御金融風險的防波堤,我們可以用瘟疫來打比方……瘟疫初期來勢洶洶、席卷各方,等我們采用消毒、隔離、撲殺等措施后,瘟疫殺傷力便越來越弱,最終在最軟弱的個體倒下后,存活下來、經歷了嚴峻考驗的個體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在這場經濟達爾文篩選中,國內經濟雖經歷了開工不足、內需不旺、三角債纏身、國企改革轉型陣痛等挑戰,但經受住了考驗。中國政府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擔當,及在金融保衛戰里的智慧,證明中國已具備了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資格,具備了全面開放的基礎。
我可以非常樂觀地預測,在未來2-3年,中國不但能加入WTO,還能以發展中國家比較優惠的身份和地位加入,這既是肯定中國對這場瘟疫防控工作的得力,也認為經受住瘟疫考驗的中國人將會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假如目前香港經濟凋敝,國內一片狼藉,請問誰還敢邀請我們參加這種國際分工呢?”
香港保衛戰贏了么?要看站在誰的立場上。
站在港府立場上當然贏了,港府從6500點開始托市,一直咬牙硬撐到7800點,中間起起落落拿了1000多點利潤;
國際炒家們輸了?顯然也不是。
炒家們在外匯市場上沒得逞,聯系匯率制度文穩若泰山,但也最多只虧了利息錢;而他們在股票上還是賺了一票,量子基金最開始平均建倉點位在9000多點,后來一路壓、一路打,撤退結算最多也就是7800點,依然還有1000多點近1500點的利潤。事后有數據說索羅斯們拿走了1500多億港幣,但沒人確切地知道。
期貨是負和交易,兩邊都沒虧,那是誰虧了?
不相信香港命運的機構投資者和散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