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港府聲明、北京保證的其他跟風投資者——他們兩頭挨了耳光。
所以常天浩才有結論:如果你相信外國媒體上時不時出現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對國家前途沒有信心,那也別做啥投資了,多做多錯……
“……加入WTO參與全球化分工是發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但不是中國騰飛的充分條件,畢竟世界上有將近200個國家,真正發達的也就是那10幾個,最多20來個,WTO不是點金手,一加就發、一加就飛,能不能利用好這張入場券,能不能把握住歷史契機,光主觀想要還不行,還必須客觀上具備條件,我的結論剛才已用數字闡述過了,中國恰好具備了這種條件,擁有恰當體制下的、大量高素質的勞動人口——人口紅利。”
常天浩笑笑:“請諸位務必牢記,人口紅利由4個維度組成,缺一不可。恰當體制——這是制度優勢;大量——這是數量優勢;高素質——這是質量優勢;勞動人口——這是資源優勢。如果抽掉其中部分,整個事態邏輯就不存在。
比如,沒有恰當體制只有人口,那就是印度,無法合理組織;沒有大量,那就是新加坡,頂多搞點小行業;沒有勞動人口,比如加拿大,到處都是高學歷人才,但卻沒人愿意去生產線上擰螺絲……
中國經濟接下去10年的騰飛,就建構這這種人口紅利上,加入WTO后意味著中國廣大的市場和勞動力將全面對接全球資本與市場,將以更合理、更充分、更發揮比較優勢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并依靠自己的勤勞、智慧、體量和堅韌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粉碎機!
……
綜合未來10年,我認為有如下五個具有明顯機會的投資領域:
第一,房地產行業。剛才我們說房地產行業不但能解決政府的財政問題,本身聯系著30多個上下游產業,堪稱是內需支柱,無論是投資具體的房產還是房地產開發龍頭企業,都會有不菲收益。
第二,礦產行業。隨著經濟全面騰飛,以煤炭、鐵礦石、銅、原油為代表的基礎大宗物資都會迎來一波上揚,期貨價格屆時有可能漲到你懷疑人生。
第三,高新科技行業。一方面是電腦、網絡、手機等一切具有交流、傳播功能的行業將在接下來幾年迎來迅猛發展;另一方面是科技成果進入生產生活的轉化效率會飛躍——我們即將迎來轟轟烈烈的互聯網時代。
第四,獨特優勢行業。比如白酒行業中的茅臺和五糧液——這是洋酒無法取代的;比如民族產業中的云南白藥和東阿阿膠——這是外國文化不具備的。
第五,普通民用消費行業。這是經濟騰飛后消費升級的必然回饋,但卻是個泥沙俱下的過程,必須精心篩選,比如家電行業我認為很有發展機會,但同樣是家電股,我可能更傾向于格力而不是春蘭。
……”
常天浩洋洋灑灑講了一個小時,將他所能回憶起來的10年經濟運行脈絡和軌跡,依托數據和表格精心進行了專業化分析,不管結論如何,至少推理和論證過程是令人信服的,這比他上次出面大談空談卻沒有任何事實支撐的政治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