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九州國貿在不但已完成全部外貿程序和外匯申請,還以考察和商務洽談為理由,通過陸處長的關系申了300萬港幣。
然后陸筱敏和常天浩就申請去香港考察的商務簽注,這時候去香港還不存在自由行,麻煩很多,但有這身份在手就容易多了,畢竟在九州國貿這他還是執行董事,出去辦事理所當然。
倒是常天浩去院里請假還費了番口舌。老師們很難理解一個大一學生要去香港商務考察,直到有人提到常天浩就是那天和棋院院長合影的年輕人大家才恍然大悟,難怪他要去香港。
有時候高調吹一次也有好處,沒有前面那些高調亮相,誰知道常天浩是誰?
她悄聲道:“天浩,律師你去哪里找?”
常天浩指指報紙:“上面有很多廣告,我查看附近的律師行,看有沒有合適的。”
這是對陸筱敏的托詞,其實他在來前就想好了到香港找誰。
重生前他因為公司項目需要,和好幾位香港律師打過交道,職業操守都還不錯,影響最深的是一位年近50的林正浩律師,不但經驗豐富,且特別謙和,不像很多人滿嘴專業術語,總耐心地幫著解釋內地與香港法律術語和內涵的不同,幫助他們迅速完成項目,兩人因此還有了幾分交情。
按他知道的歷史,年輕的林正浩還沒自己出來創辦律師行,應該在附近的誠達律師行執業,只要找一下就能遇到。和陸筱敏說根據報紙廣告推薦,無非是障眼法——有些話只能埋在自己心里,連枕邊人也不能告訴,因為說了可能會有更大的麻煩。
林正浩確實很奇怪常天浩熟門熟路過來找自己,他此時還是剛結束實習沒2年的小律師,并無太多業務,名氣不響,收入也很低,但就因為接待常天浩認真多解釋幾句,對方就認定自己全權操辦了。
“林律師,我需要要注冊4個公司:一個開曼公司,一個BVI公司,一個本港服飾集團,一個本港軟件公司……”常天浩道,“其中開曼和BVI離岸公司用我個人名義注冊,本港兩個企業分別由這兩個離岸公司投資注冊,如果您這邊不方便代為注冊,也請麻煩幫著介紹下代理公司。”
“沒問題,我可以辦,大概需要6天時間,不,5天我給你辦好。”
“服飾集團還需要注冊3-5個服裝商標。”
“您可以一并提交,這樣速度能快一點……”
“我還需要您幫我擬定內地代理權合同兩份、注冊商品使用授權合同,不用特別復雜,用基準模板即可。”
“沒問題,三天后我拿給您過目。”
林正浩興奮異常,這一單生意比想象得還多。
陸筱敏順利地拿到了在國內已兌換完成的300萬港幣并開戶,拿了40萬出來。在這40萬中需要支付咨詢費、律師費、注冊費、印花稅等林林總總的付費用大概15萬多,另外就留下準備應付公司日常開支。
香港注冊公司很容易,尤其是開曼和英屬維京群島的離岸公司,簡直就是自由注冊的典范,既不需驗資、也不要審核,對股東完全保密,稅收也是基本豁免,這樣便利的條件使眾多的國有企業(如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以及幾乎所有的國際風險投資與私募并購基金(IDG、軟銀)和眾多民營巨頭(如網易、搜狐)幾乎無一不是通過在離岸法域設立離岸控股公司的方式而實現資本運作——包括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境外上市、海外收購等。
接下去幾天,陸筱敏就看常天浩在不停簽署各類法律文書。他設立的兩個公司,一個叫西太平洋地區投資(簡稱WP投資),還有一個叫大數據創業資本(簡稱BD資本),由這兩個企業派生,注冊成立了香港Adeline(阿狄麗娜)服飾集團和Gungnir(昆古尼爾)軟件公司。
除中文名外,常天浩簽署最多的就是tini·g,簡稱就變成CC。
260萬港幣處理起來很有常天浩的特色,他用香港Adeline的名義與九州國貿簽署協議,約定自1999年4月15日起,九州國貿獲得Adeline旗下所有名牌在大陸的總代理權,代理費200萬/年,其中保證金先期交付100萬,Adeline旗下所有知名品牌——如惠靈頓、凱撒公爵、JulieDelpy、伊麗莎白,按15萬/年的標準授權獲得使用。新鮮出爐,壽命才不過2天的“著名品牌”!
有合同、鑒證及香港律師見證在手,還有滿滿20多頁的中英文合同,九州國貿回國就容易交差,作為法人代表,陸筱敏在房間里簽署了全部合同。
“回頭再簽署一個軟件著作權授權和代理項目,把500萬港幣轉到香港來……當然這要等到回國再折騰了,免不了還要你家再去走走關系。”
她指著條款中寫到的“試合作期180天,如未能正式簽署合同,則合同款扣除必要手續費后返還”,問;“這條什么意思,你還打算把錢再弄回來?”
“這樣做從形式上完全沒問題,但免不了會有點麻煩,所以將來還是要把錢弄回來。”
“轉來轉去不不麻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