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張懷瑾帶著哭腔說道。
記得當年,天河派中師父也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可是如今師父已經故去,與趙頜雖為師兄弟,可卻矛盾重重,一切的源頭都在云篆天書之上。夏去秋又來,想來又到了師父的祭日,自從離開天河派后,就沒有去師父墳前祭奠過,今年,無論如何,都要去天河派師父墓前,讓自己的師父見見這位徒弟。
酒肆外一陣騷亂,驚呼聲此起彼伏。一位男子倒在路邊,口中鮮血不止,渾身被藤曼纏繞,周圍人不敢靠近。與此同時,驗尸房的兩具尸體突然坐了起來,從手中長出藤曼,慢慢蔓延至全身,直到尸體全身覆蓋上了藤曼,原本緊閉的眼睛突然睜開,眼中發出幽幽紅色光芒。兩具被藤曼纏繞的尸體從驗尸房走出,兩名官兵抽出所帶佩劍,刺向尸體。劍鋒無法傷及藤曼分毫,刺到藤曼的剎那,劍身發出陣陣嗡鳴。
從尸體嘴中伸出藤曼穿透官兵的心臟,當場斃命,兩名死亡的官兵也被藤曼層層纏繞,變為行尸。聞訊趕來的官兵見到剛剛的場景,無一人敢靠近。幾位提燈人所見怪異之事甚多,這種場景雖然從未見到,但也不至于嚇到。為首的提燈人伍長右手冒出火焰,一把抓住伸到自己面前的藤條,另一位提燈人也同樣施展離火抓住尸體的脖子,尸體遇火燃燒,身上的藤曼華為灰燼。提燈人伍長吩咐周圍官兵準備火把,馬上通知全城官兵,備足火把,以防萬一。
鬧市中無數人圍觀,被藤曼纏繞的男子還沒有死去,發出哀嚎,身體不收控制的站起來,踉踉蹌蹌想周圍人走去,尋常百姓一哄而散。
“懷瑾,去看看”趙義泓說到。
一陣火焰過后,男子身上的藤曼焚燒殆盡,被火灼燒的男子絲毫沒有感覺,一陣嘔吐之后,倒在地上。張懷瑾伸出手指,想要探查男子的鼻息,男子突然睜開眼睛,從嘴中冒出數條藤曼,張懷瑾躲閃不及,被藤曼纏住身體。張懷瑾手心中雷印乍現,一道雷光閃過,男子心口處被雷劈出一片焦黑,應聲倒地。
跟隨師父兩年的張懷瑾,所學符箓術,雷法。之前在太守府中被兀然嚇到,大腦空白一片,一時忘記還手,法事失敗,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孩怨氣更盛,周圍似有陣法相助,大霧一片,怨靈之氣更加強盛,尋常修士難以應付。要不是趙義泓及時趕到,張懷瑾還真得吃虧,兩年來跟隨師父在太史局中,除了誦讀,修道,從未見過類似之事,經驗不足,縱使雷法,符箓都是上乘之法,也無可奈何。
提燈人府衙中,四道火光直沖天際,化為震,兌,離,坎四個卦象,片刻過后,太守府衙門不遠處又有四道火光升起,華為燈籠,一傳十,十傳百,片刻,洛陽城上空出現無數盞燈籠,全城提燈人趕往太守府衙。
“去太守府衙”觀察了一會男子尸體的趙義泓看著漫天的燈籠說道。
洛陽城提燈人千夫長見到趙義泓到來,立馬讓出主位,趙義泓坦然受之。衙門中坐著十位百夫長,其余提燈人皆在衙門外待命。
“根據洛陽城各位百夫長匯報,洛陽各地均出現被藤曼纏繞的尸體或者活人,一旦被藤曼纏繞,活人立刻喪命,且一傳十,十傳百,如果不加以預防,洛陽城,頃刻間就會出現百個,千個,甚至上萬個被藤曼纏繞的人,平民根本無法抵御。目前來看,他們懼火。”千夫長匯報道。
根據剛才對尸體的觀察,被藤曼纏繞的人事以心臟處的藤曼向外延申,慢慢覆蓋尸體。“通知所有提燈人,以火法燃燒尸體,不會火法的,備足火把,讓全城士兵待命,隨時趕往各處”趙義泓吩咐道。
“朝廷官員向來與太史局不和,此次調兵,可是洛陽刺史。。。。”千夫長擔憂道。
十位百夫長應聲附和,朝廷官員之所以排斥太史局,認為這群尋常人眼中的“神仙”如果有異心,對朝廷威脅極大,有害怕也有擔憂,所以處處排擠太史局。再加上太史令袁天罡廣招天下能人異士,大唐半數合道之境的人都在太史局中,據說還有一位觀天境坐鎮太史局。太史局若反,大唐危矣。可是唐王對此事始終置之不理,文武官員也不敢妄動。
“洛陽刺史我親自去找,此事事關重大,他答應也得答應,他不答應也得答應!”趙義泓厲聲道。
“諸位,立刻散去,巡視全城,今夜,我與諸位一同提燈,映照洛陽城。”趙義泓站起身。
“領命”主座下各位提燈人答道。
酒樓外的男人掙扎著睜開眼睛,全身得疼痛令他面部扭曲,男人身旁站著四位躬身站立的下人。一位女子撫摸著男人的臉頰,輕聲道“就是你了”。
四位躬身的下人立刻將男子抬到了旁邊花轎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