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趙知潼就數清楚了。
趙冬故意考她,便將串好的銅板并排放在桌上,問道:“潼潼,你也數完了,這里總共是多少個銅板呀?”
趙知潼下巴低著桌子,整個上半身趴在了桌子上,伸出小手,點了點錢串子:“一,二,三,四,五。這是五串,有五個一百的銅板。”
然后又點著沒有串起來的銅板道:“這里有三十一個銅板。”
孫梅那邊開口引導道:“對,所以總共有多少個呢?”
趙知潼眨著圓圓的杏眼,掰著小手指頭,嘟嘟囔囔的算了起來:“五個一是五,這是五,這是三十一,三十一加零,還是三十一呀……”
趙冬和孫梅兩人就安靜的看著她,也不出聲打擾,也不幫忙。
良久,趙知潼算了出來,小臉上滿是興奮大聲道:“一共是五百三十一個銅板。”
“不錯,潼潼很棒嘛,要繼續加油哦。”
孫梅微笑的夸贊著,便將銅板全部收了起來。
今天一天還沒掙夠一兩銀子,但是明天村民一起去其他村子賣,應該能多掙一些錢。
因為第二日還要忙,數完錢,三人便趕忙洗漱睡覺了。
至次日卯時,一百多斤的豆腐和一百多碗豆花,便全部定型,孫梅累的是腰酸背痛。
因為顧及到有的村民去較遠的村子賣豆腐,孫梅很早就起來開始點豆腐了。
此時是又累又困,將最后一鍋豆腐倒入磨具之后,便進屋倒頭就睡:“哎,前世家里最難的時候,也沒這么累的。”
感慨完,便睡著了過去。
趙冬也困的不行,但是大門已經被敲響了。是昨日預定豆腐的村民來拉豆腐了。
第一次去賣豆腐,大家都是比較保守,沒敢多要,只要了十斤豆腐和十碗豆花。
豆花趙冬給他們的價格是十碗八文錢。
趙冬剛好制作的豆腐磨具是四成五的,一塊豆腐大約一斤多一點,從中間破開,一半正好十斤。
豆花孫梅是已經量好的,并且調制好了料汁,只會多不會少。
沒多久,預定豆腐的村民便都拉著豆腐和豆花出了門。
彼時,家里還留了一板豆腐,和十八碗豆花,趙冬并不擔心,留著在家賣就行。
想著這些,趙冬關上了門,也回去睡了一個回籠覺。
——
孫梅兩人是被敲門聲和趙知潼的叫喊聲吵醒的。
彼時已經到了辰時,是下田回來的村民來買豆腐了,門被拍的是啪啪作響。
趙冬趕忙起床開門營業。
“哎呦,冬哥,你家門口這幌子(店鋪門口的招牌)上的字誰提的?看著真好看。”
來切豆腐的村民們,注意到了趙冬家門口,今日多出來的幌子,笑著問道。
趙冬將豆腐遞給村民,笑著道:“這不,孟學究我吃了我家的豆腐,覺得好吃,昨天托衛鄉紳家的下人送來的。”
周圍村民不由得面帶羨慕。
因為村里人的嘴碎,所有人都覺得趙冬不會過日子,將來肯定得過的慘兮兮的。
但是,現如今,瞧瞧,人家不僅自己謀了個新出路,還能得到衛鄉紳和孟學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