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思想就是三個字:“拖著打”
不和張勛全面接觸,畢竟張勛兩萬人,自己六千人。
拖著打,林川又著重講了如何利用地形,尋找機會分割敵人,再消滅其中一部。
就是一次只打他小部分,一口一口慢慢吃掉。
這種戰法太史慈從來沒聽說過,兵書上也沒讀到過。
但細細想來,確實是絕妙的辦法。
如此就很講究將軍的指揮能力,及靈活度。
還有重要的就是士兵的忍受程度。
這個太史慈并不擔心,這支軍隊是特別訓練出來的,絕對能勝任。
他思考再三,決定把戰場定在牛角山。
牛角山并不險峻,山也不高,多丘陵溝壑,更有縱深之地。
本來進入山地之后,火攻最佳,但天公不作美,而且這次行軍,除了武器,根本沒帶火油。
“大人早給我們定下了作戰方法,就看我們執行能力。”
太史慈開始布置。
“徐盛,你領所部在牛角山腳展開,如果張勛不來,就打他前部,如果張勛追擊,就退入牛角山。”
“遵令!”
太史慈和陸績自帶兵四千人,開始進入牛角山。
張勛帶兵發現太史慈后,就加快速度追了過來,要和太史慈決戰。
一直追到牛角山,見徐盛在山腳擺開陣勢,做決戰的樣子,心中疑惑。
他身邊一校尉道:“將軍!太史慈怕是萬萬沒想到將軍如此之快,怕是嚇得躲進山里。”
“將軍給我五千人,我定將太史慈斬于馬下。”
張勛搖搖頭,道:“素聞林川詭術,他的這些手下怕也學了不少,不可大意。”
“此山縱橫交錯,大軍入內容易迷失方向,如果太史慈在其中設伏,更是防不勝防。”
“那將軍意下如何?”
張勛道:“不可進山,先拿下徐盛再說。”
“諾!”
那校尉得令,率軍兩千人列陣,手持長矛一指徐盛,大喝道:“對面是何人,今我大將軍領軍到此,還不快快下馬受縛。”
徐盛大笑道:“哪來的山野村夫,不識你徐大將軍!”
徐盛說完躍馬持搶沖了過去。
那校尉持矛迎上,只三回合,徐盛一搶挑飛他長矛,再一槍猛刺了過去。
人在馬上并不容易閃躲,校尉嚇得急從馬背滾落,躲過一槍。
一落地,接連滾了三丈遠,他是害怕徐盛追殺。
徐盛哈哈大笑,并不追擊。
校尉一臉窘迫,趕緊回到自己軍中。
想起剛才受的辱,大喝道:“敵軍人少,眾軍聽令,給殺過去。”
他領軍在前,張勛在后,見他領軍沖殺,張勛站在高處,想看看太史慈到底有沒有什么伏兵。
校尉率軍沖殺,徐盛率軍回擊。
兩軍就在山腳展開混戰。
袁軍校尉有兩千人,多過一倍,但徐盛軍個個都是苦練出身,一個能抵兩個,兩軍混戰,徐盛絲毫不落下風。
張勛在高處見徐盛奮戰不退,心中反而大喜。
“太史慈也不過如此,比起他主公可差得遠了。”
當即下令自己剩下的萬余人分為左右,從徐盛兩則進攻。
意思明顯,要將徐盛圍在中間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