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下令結陣防守,自己帶一千人準備強行攻上山頂。
這峽谷深達十數里,寬有一里,一千人在夜里行動并不方便,但也更隱蔽。
高順帶著三千白虎軍,從峽谷口直接硬闖。
外面劉軍見白軍要忽圍,一面急上報,一面在谷口殺了起來。
谷山非常窄,并排可通過十匹馬的距離。
如是人也就二十余人。
但對數人涌在這里來說,這確實太窄。
高順一馬當先沖到谷口……
白虎軍憋了很多天,心中悶氣瞬間發揮,眾軍吶喊著齊朝外面沖了過去。
谷口狹窄,劉軍守住谷口就是萬夫莫開……
白虎軍雖勇,卻無法發揮。
劉軍雖少,卻也不一時半會能夠過關。
谷口已是喊殺震天,呂布率軍作勢要攻上山去。
但這山非常陡峭,上去得爬,何況上面還有人攔阻。
但這是夜里,雖然有火柱但黑暗的地方更多。
呂布讓白虎們從黑暗中爬山……
等劉備發現,已經來不及了,他估計黑暗中不知有多少白虎士兵在攀爬。
自己人少,不可能每個山坡都有人守,知道今夜已經無法再攔住呂布。
呂布這個蠻子,劉備氣得跺腳,遠處黑暗中開始有人吶喊著殺過來。
劉備更慌了神,只有下令撤軍。
不得不撤,他深知白虎們的野蠻戰略,如果攻上了山,到時一切都是悔之晚矣。
更有呂布之勇,他正恨抓自己不著呢。
身為一方統帥,他自然不會冒這個險。
如果諸葛亮知道劉備如此輕易撤軍,放了呂布出去,只怕會氣得直撲羽毛扇,說不出話來。
確實,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劉備一撤下山,也知道這事情的嚴重,立即讓人去通知諸葛亮。
言中說人少兵疲,實在無法檔白虎之勇。
他說的自然也是事實。
程普一路朝涼山趕近,前面一校尉快馬趕來,翻身下馬,稟道:“將軍,前面有三條路,哪條可行,請將軍示下。”
程普打開地圖,琢磨一下,道:“可走蠻口!”
那校尉不解,道:“蠻口不利于大軍前行,道路險窄,恐有伏兵。”
程普道:“正是如此,我料定諸葛亮估計我必不敢走蠻口,所以,必會在其余兩路上設伏。”
“兵法云虛虛實實,實則虛之……如是常人自然不敢走蠻口,諸葛亮如此猜我就在道理之中。”
那校尉覺得有理,立即轉身去前軍。
程普身邊一典軍道:“諸葛亮偷襲我大營,難道還在前面設伏!”
“天這么黑,我猜劉軍必不會察覺我軍夜行,只怕將軍是多慮了!”
程普嘆息道:“聽聞諸葛亮多智,主公也常提及,所以不得不多慮。”
“我猜諸葛亮必只一手,肯定有后手,小心為上,你要記住!”
典軍欣然點頭。
程普道:“如果劉備軍沒有察覺到我軍夜行,自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