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
針落可聞。
空氣中充滿了壓抑的氣息。
李斯佇立在旁,心中不知在揣摩什么。
趙高則是提心吊膽。
不明白嬴政為什么要問他這個問題。
過了好半晌,嬴政才緩緩道:
“馬能馳騁千里,鹿能縱躍山林,兔子卻只能棲息草叢,供人賞玩,若是強行效仿馬鹿之獸,最后只能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萬獸萬靈皆是如此,人也一樣,若是覬覦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最后就只能如兔子一樣,落得粉身碎骨的結局。”
“趙高,你明白嗎?”
“下臣明白。”
趙高身體一顫,連忙俯身跪地。
“下去吧。”
嬴政擺擺手。
“喏!”
趙高叩首離開。
走出大殿后。
一陣冷風吹過,趙高頓感汗毛倒豎,不由自主的打了兩個寒顫,他這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趙高不是蠢笨的庸才,否則也不能從普通的宦官,做到中車府令這個皇帝近臣的位置,自然曉得嬴政話中的意思,那只“兔子”指的就是自己!
不過,他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地方犯了過錯,竟引得陛下如此敲打自己,但不管怎么說,這條性命算是暫時保住了。
只是日后要更加小心謹慎,切莫觸犯陛下天顏……
這一刻,趙高腦海中想了很多。
殊不知。
嬴政也想了很多。
起初之時。
嬴政本想直接將他腰斬,一了百了,但轉念一想,趙高為人機警,懂得察言觀色,且精通大秦律法,有他在身旁,做事會省力不少。
更何況,他相信只要自己還活著,那么就算趙高有十個膽子,也不敢行忤逆之舉!
朕能給你的!
朕也隨時都能拿回來!
……
此時。
大殿內只剩下李斯。
看著他,嬴政的心緒也有些復雜。
大秦能有今日之成就,李斯著實是功不可沒,尤其是勘平六國之后,天下尚不穩定,六國后人始終抱有復國之念。
為了鞏固帝國的政權,嬴政在李斯的建議下,開展了種種舉措。
首先是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然后又下令各諸侯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律法、貨幣以度量衡……
這才有了如今的大秦盛世。
至于李斯日后為何矯詔。
嬴政也能猜到一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李斯出身法家,與儒家的理念截然相反,自己的長子扶蘇,又受儒家文化影響太深。
若是讓他順利登位,短時間內或可無虞,但長久下去,朝堂內必定會以儒家獨尊,彼時李斯這個出身法家的丞相,豈會有好下場?
到時莫說是丞相官位,恐怕連全族的性命都無法保全,成為大秦的第二個商鞅。
因此,他才會走上這條路。
想起扶蘇。
嬴政心中也有些黯然,他對自己這個長子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理念,使大秦越發興盛,傳承至萬代千秋。
可惜,想法永遠都是美好的。
他并不反對扶蘇學習儒家文法,從根本上來說,儒家講究內圣外王,仁義禮智信,確是可奉行的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