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武林中,聽過獨孤求敗這個名字的人,怕是沒有多少,也只有幾個名宿耆老,可能才知道江湖上,曾經有這么一個劍法通神的絕頂高手。
根據王重陽的估算,獨孤求敗與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應屬同一時期的人物,就是不知兩人有無交集。
但王重陽心中推測,兩人大概率是沒有碰過面,否則獨孤劍魔也不會感慨世間無敵,從而在這荒谷中寂然而終。
“唉……”
看著墻壁上的刻字,王重陽有些惋惜的自語道:“只可惜未早生三十年,無緣與前輩一會,領教劍魔神技,真乃人生一大憾事。”
忽然,一旁的神雕晃著身子走來,叼起王重陽的袖口,向洞外走去,王重陽也不知它是何意,只好跟在后面。
一人一雕來到洞外,行了約有里許,來到一座陡兀的峭壁之前。
那峭壁便如一座極大的屏風,沖天而起,離地約二十余丈處,橫出一塊三四丈見方的巨石,好似一個平臺,峭壁上還隱隱刻得幾個字。
“劍冢?”。
王重陽略一琢磨,就想到了這是什么地方,徑直使出白鶴沖天的身法,縱起兩三丈之高,繼而腳尖輕點,連連換力,不消片刻,已然來到石臺之上。
一股鋒芒畢露的劍意霎時撲面而來,只見眼前的峭壁表面,竟光亮如鏡,應是被人以劍削平,上面龍飛鳳舞的刻著“劍冢”兩個大字。
王重陽仿佛看到了一個孤高冷傲的劍客在舞劍。
“好劍法!”
王重陽眼眸漸漸變亮,原來這劍冢兩個字,看似簡單鉤勒,以尋常利器所劃,實則卻暗蘊玄機,藏了一套極為凌厲的劍術。
想來這也是獨孤求敗刻意為之。
只是這劍法招式太過凌厲,過于鋒芒,容易被內家高手尋隙,以高深的內力所破,未至登峰造極,應是獨孤求敗年輕時所用劍法。
抬眼再看,劍冢兩個大字之旁,尚有兩行字體較小的石刻:“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于天下,乃埋劍于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群雄束手,長劍空利,果然是高處不勝寒啊……”
王重陽也心有戚戚,然就在此時,峭壁下突然傳來大雕的悲鳴,還夾雜著金鐵交擊之聲。
“有人來了?”
王重陽眉頭微緊,徑直橫身飄下峭壁。
峭壁之下,大雕口中連連悲啼,正與兩道身影纏斗,那兩人一男一女,手持東瀛武士刀,武功看樣子也是源出一脈,配合默契,招式間還摻雜了鬼魅莫測的遁身之術。
神雕雖知武學之理,可畢竟是鳥獸,且身形甚巨,行動拙笨,正好被對方那詭異的刀法所克制,眼看就要葬身在刀下。
千鈞一發之際,王重陽及時趕到,駢指如劍,隔空虛點,兩道無形勁風破空而出,將刺向神雕心臟的刀鋒打偏。
“你是什么人?”
那兩人立刻飛身向后退去。
一人年約五旬,面容陰鷙,穿著黑色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