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面向跟隨者)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信不過。
眾隨從:好!(拍手叫道)
又聞。
墨子:故兼相愛,交相利。若不愛人之國,以攻人之國。不愛人之家,以篡人之家。今人不愛人身,而獨愛己身,是以不憚其身,以賊人身。皆起于不相愛也。
……
墨子:故大國之攻小國也,則不必也。大為非攻國,從而譽之。謂義……(云云)
莊明隱:先生!(大喊道)
墨子:(轉身回過神來)是你們?
拂布衣:正是!先生如何竟在此地?
墨子:我本是宋國人,那日相別,所到之處便一路講義回宋。一路上聽者如潮,許多人便尾隨我至此。此時尚在講學,正遇你們。
莊明隱:如此。可往城中一敘為快?
墨子:不可。如今學生隨從眾多,如何拋棄?你等自行方便,我尚須講學。
莊明隱:如此。當不擾先生。我等這就入城,來日有緣再聚。
墨子:(抱拳)實有不便,還請恕罪。有緣再會!
說罷墨子繼續轉身講學:
墨子:這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變矣……(云云)
眾人再次紛紛拱手告辭離去,登車直入宋城之內。回頭時見那眾學生仍舊聽得津津有味、沉醉不已。
這宋國,乃是公爵之國。為商朝王室后裔所建,故遺有商朝之風,常與周朝顯得格格不入。那時的宋人最硬,脾氣最大,常與南方大國楚國起干戈,兩國互為死敵。而那宋國硬是傾全國之力,單獨和楚國打過幾場大仗,徹底敗后才實力大減,經濟蕭條。不然亦是先秦強國。宋國國君曾稱:“輸人不輸陣,輸人不輸義!”(大致意思是如此)。同時,那宋國也是隱者喜愛歸隱之地。
于是眾人一行駛入宋國都城。
剛進城門,只見一人匆匆往城外奔去,口里大喊:“才聞墨翟今在城外講學,我必趕往聽之!”此人正是禽滑厘。(一路狂奔而出)
眾人只是回頭看了一眼,轉身繼續趕路。
進入這城,只見民生凋敝,因常年與楚爭戰,實力已經淪為一個小國。百姓只是自耕自種,唯有王室中還張燈結彩,酒肉珍肴。眾人隨處尋得一處名為“親士樓”的客棧,紛紛下榻,當夜無話。
一大清早,又由南門出城,趕赴鄭國。
才出南門,只見有一鶴發老者,騎一頭青牛緩緩向城中駕來。路過眾人之時,口中還念念有詞。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莊生見其言異,回想曾經聞師父講道,亦聞師父常言有一老者,騎一青牛,游遍天下。天下人稱“老子”,其道甚大!莫非正是眼前之人乎?
莊明隱:(急忙下車,趕上施禮)老先生留步,不敢請問老先生高姓大名。
老子:姓李名耳。
莊明隱:莫非正是世傳之人“老子”?
老子聽罷只是微笑不語……騎著青牛繼續趕路,并無半分停下。
莊明隱:(繼續喊道)前聞先生談“道”,可否再贈一言,以慰敬慕。
老子:(未回頭,仰天而道)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說罷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悠然而去)
莊生回到車上,若有所思,久久不能忘懷。一行人接著往鄭國飛馳而去,如此數日,路過宋國村莊無數,行至鄭國郊外,又在城邊柳樹之下,見一長者悠然閉目端坐著。有幾個孩童在他身邊亂竄,又有幾個妙齡女子試圖挑逗他取樂,叫他睜目。可他仍舊閉目端坐,絲毫不亂。忽有一女子一下坐在他懷中,只見他仍舊閉目端坐。絲毫不亂。
眾人視其異。
琴劍音:此必柳下惠也。
眾人飛馳而過,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