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英國召開海軍會議的重要原因。
各國1933年度的財政預算,其實都是1932年底通過的。
在已經通過的預算中,日本和去年相比,軍費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八。
德國和去年相比,軍費預算增加了百分之二百。
英國的軍費預算跟去年相比都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軍備競賽已經事實上打響。
南部非洲今年的軍費預算跟去年差不多。
不過南部非洲的情況有點特殊,英國美國要追加軍費預算,必須經過國會同意才行。
南部非洲追加軍費預算就是羅克一句話的事兒。
所以別看南部非洲軍費預算沒增加,實際上南部非洲的軍費預算變數最大。
“不不不,國務卿閣下,有件事你搞錯了,并不是我們主動把手伸向波斯灣和哈利法克斯,而是我們主動接手了聯合王國戰略收縮之后留下的權力真空,這和我們主動出擊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楊·史沫資堅決不承認,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怎么可能到處伸手呢。
“那么巴西呢?巴西是怎么回事?”赫爾不接受楊·史沫資的解釋。
“巴西怎么了?南部非洲沒參戰!”楊·史沫資的話讓赫爾氣結。
南部非洲果然不愧是聯合王國的嫡系傳人!
談判進行的很艱難。
美國在巴西賠償的問題上并沒有堅持太久,很快就做出讓步。
不過美國人也有條件,即美國退出巴西內戰,必須建立在南部非洲勢力撤出巴西的基礎上。
這里赫爾指的是保護傘公司。
楊·史沫資同意赫爾的要求,不過也有條件,即保護傘公司退出巴西,必須建立在美國停止和日本貿易的基礎上。
于是接下來的矛盾就主要集中在對美國的貿易補償上。
不讓美國企業跟日本人做生意,那么總得給美國企業一些補償,否則美國政府也無法安撫美國企業。
這個問題楊·史沫資也早有準備。
就像楊·史沫資說的那樣,商業的問題,還是要用商業的方式解決。
巴西內戰爆發的原因不就是因為鐵礦石嘛,所以鐵四角公司可以對滅國鋼鐵企業聯合會適當讓步,然后美國國內的反對聲音,就交給美國鋼鐵企業聯合會去壓制。
繞了一圈,南部非洲和美國的談判,又回到最初的原點。
即鐵四角公司和美國鋼鐵企業聯合會的談判。
就在美國和南部非洲進行談判的時候,海軍會議還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