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為小平頭正好,雖然不像一些和尚那樣腦袋光禿禿;不過現實情況就是和尚未必就都是光禿禿,有些時候剃頭不及時也會長出來短短的發茬,頂多張大為的‘發茬’長了點。
一開始,張大為只是被商隊順路帶著;他們倒不是要去少林寺,只是順路而已。
慢慢的,張大為也開始和他們聊了起來;尤其是這些護衛們,基本上都是跑鏢的。這些人都是行走江湖,自然對于各種消息知道的比較多。
什么郭靖郭大俠現在鎮守襄陽,什么前些年終南山邊的活死人墓有絕色美女比武招親。
這些消息對于張大為來說都是‘過時’的,不過對于了解這個世界有些好處。
至于對張大為的提防也漸漸放下了,這一看就是一個錦衣玉食、沒有吃過苦的小和尚;細皮嫩肉不說,手上也沒有繭子。這沒有摸過刀劍,應該也沒有握過鋤頭扶過犁……
無害就好,想要結個善緣所以帶著這個小和尚,但是行走江湖也需要小心謹慎。
聊開了,這些也開始打探起來一些行走江湖的訣竅;這些跑江湖的土著不可小覷,什么蒙汗藥、黑店,什么切口等等,這些跑江湖的多少知道一些,可以給小白上上課。
就這么聊著,張大為也很滿意;慢慢的適應著這個新世界,慢慢的一步步接近九陽神功。
一路上也算風平浪靜,沒有出什么問題;這使得張大為有點小小的郁悶,遇到那些真正的武林人士自然不行,張大為現在只是一些花架子毫無內功心法自然打不過。
可是遇到一些劫道的蟊賊好啊,基本上都是一些三腳貓功夫;和這樣的人交手肯定比較好,咱這是還在新人村廝混的小角色,自然要打打小貓小狗攢點經驗值才行。
雖然有著陰陽倒亂刃法這樣一門不俗的功夫,可是張大為沒有什么對敵的經驗;還是需要一些實戰才行,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
“少室山、少林寺,我終于來了!”望著眼前的山門,張大為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天下武功出少林,我來偷你們的至高無上的內功心法了!”
張大為還是有點激動和期待的,因為九陽神功實在太厲害了。
當年武學之士為了爭奪《九陰真經》,鬧到輾轉殺戮,流血天下,最后五大高手聚集華山論劍,這部書終于為武功最強的王重陽所得。
此后黃藥師盡逐門下弟子、周伯通被囚桃花島、歐陽鋒心神錯亂、段皇爺出家為僧,種種事故皆和《九陰真經》有關……
所有人都知道《九陰真經》,可是根本不知道在少林藏經閣當中有一本與之相比并不遜色的《九陽真經》!
覺遠練成九陽神功,所以內力不比五絕差;覺遠大師圓寂之際,張三豐、郭襄、無色大師默記了一部分。
張三豐和郭襄后來成為武當派和峨嵋派的創派祖師,無色所在的少林派受益匪淺。三派武功各有所長,但也可說各有所短。
而張三豐所得的九陽神功只有不足十分一的全部經文,不足十分一的內容也足夠壯大少林派,成為武當、峨嵋創派的奠基!
這是一個合適的契機,因為現在的九陽神功還不為人所知,也因為張大為現在武功全無根基,這個時候學習九陽神功反而最精純!
雖然學武需要悟性、天賦,張大為覺得自己不見得就是會比張無忌、覺遠有悟性;可是不要緊,咱有的是時間、咱勤能補拙。
別忘了,在這樣的位面一年等于現實世界的一個月;對于張大為來說,多來幾次位面冒險,他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練功時間,咱等于是多了一個作弊器、訓練室,大大的節約了時間。
“阿彌陀佛。”張大為不倫不類的雙手合十冒充和尚了,“金兵南下毀了寺廟,小僧如今無家可歸,還望少林收留。”
可惜啊,張大為沒有被少林收留;地主家也沒有余糧,更何況張大為一看就是不懂佛法,根本就不是什么出家的和尚。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把握還是很大的,“如今金人信奉薩滿、道教,少林乃禪宗圣地。可否允許小僧在藏經閣借閱經書,小僧立志學習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