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喚飛的宿舍里,住了4個人。這時,老徐他們三個剛從外面吃宵夜回來,還順便給李喚飛帶了份炒河粉。
“唉呀,你們這些學霸啊,讀書就是用功啊。我們以前不努力讀書,現在就只能在車間里干體力活了,工資又低得可憐。”老徐“呵呵”的笑著說,他那本來就小的眼,一下瞇成了一條線。
老徐是四川人,比李喚飛小兩歲,他平時在外面并不怎么愛說話,但一回到宿舍,他話頭可就多了。
“那不是,我以前要是努力讀書,我現在也不用干絲印這個又臟又臭的活兒了,以后我肯定要讓我兒子好好讀書,如果他不聽話我就打到他屁股開花。”絲印師傅老袁也笑了笑說。
老袁,湖南人,是工廠里的絲印師傅,比李喚飛大4歲,老徐是他的跟班,不管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他們師徒倆兒都形影不離。
“你就算了吧,你再怎么努力最后也只能是絲印師傅。哈哈……”小陜西大笑。
“小陜西”姓名不詳,因為他是陜西人,所以大伙都這么叫他,李喚飛曾私下問過他的姓名,他也說過一次,但是平日里都叫他“小陜西”,時間一長,就把他的姓名給忘了。
“你懂個毛線,你那個賣水果的阿姨今晚沒叫你出去開房啊?老呆宿舍里跟我們幾個住。”老徐看到自己的師傅被“將”了一“軍”,他自然是要幫他討回“顏面”的。
這三個人活像是愛打嘴仗的一部“三國演義”,大多時候,老徐和老袁合成“同盟”圍攻“小陜西”,而倔強的“小陜西”卻從來“不畏強敵”,經常會以“血戰到底”的決心跟那哥倆兒“展開對決”,有時候“小陜西”敗得太慘,老袁又會跟他組成“同盟”一起圍攻老徐,而本來就不善言辭的老徐根本沒法兒跟他們兩家“抗衡”,當看見老徐要敗北的時候,“小陜西”又會借機跟老徐達成“同盟”一起反撲老袁……
最不可思異的一個周六的晚上,宿舍的燈剛關,老袁躺在床上跟大伙兒聊著天兒,不料“小陜西”突然殺出來說了句不中聽的話,于是,老袁“發飆”道,“‘小陜西’,你懂個大**,你就一個龜孫”。
倔強的“小陜西”肯定不服氣了,他本能的反駁:“你才是龜孫。”老袁又一句:“你是龜孫。”“小陜西”又道:“你是龜孫。”……一個小時下來,就這一句話,數百個回合,不分勝負,老袁拿出根煙,點上,說了句:“老徐,你上,我先抽根煙。”
老徐自然是很“乖巧”的接過話:“你是龜孫。”,頑強的“小陜西”打死也不認輸,接著頂回一句“你倆兒是龜孫。”
……
就這樣,那天晚上,他們三個人“逐鹿中原”,“馳騁沙場”直到凌晨四五點才“罷兵言和”,這讓想睡又睡不得的李喚飛哭笑不已——那些倔強的人,有時真像幼稚的孩子。
“我就喜歡住宿舍怎么的?我就喜歡跟你們嘮。”“小陜西”笑著回答。
“我們不喜歡跟你嘮,你跟你床頭那根鋼管嘮吧哈。”老袁說著,和老徐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