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咱們的根基打牢固了,才是開發新式武器的時間。”
朱舜的話也讓宋應星若有所思。
“縱向思維能夠加深發展,但是蓋房子不光要挖地基,還要有拓展,也就是橫向思維,就像現在那些水力、畜力機械一樣,能用水力、畜力,為什么不考慮一下風力,火力?橫向發展才能讓咱們的基礎變得龐大。”
朱舜的這句話,讓宋應星想起在書中提到的蒸汽動力,一時間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王爺,這活我接了,但是那些學生一定要給我多配一些。”
朱舜教育一年多學生,雖然還沒完成學業,但是在其他人看來,已經比大明那些讀書人強的太多了,所以現在朱舜手下的人都盯著呢。
“放心,一定給你配足。但是該上課還得讓他們回來上課,畢竟他們的學業還沒完成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朱舜笑著點頭,他的打算是這些學生必須學習三年,才會考慮讓他們出師。
“那肯定的,我現在也是你的學生呢。”
兩人有交談一會,宋應星還要記錄剛才自己思想中火花,朱舜還有其他事情,就沒有耽擱,各自忙碌去了。
“王爺,這是神臂弩三型,射程已經達到宋朝神臂弩的射程,而且體型更小,威力更大,上弦更方便。”
朱舜翻看著手里精巧的神臂弩三型,一時間也是有些感嘆,任何時期都不要小瞧勞動人民的智慧,在神臂弩研發改進上,自己真的很少關注,在神臂弩原型上,自己從系統中兌換圖紙,可以說原型就是自己提供的,可是后來的改進,自己的幫助就是提要求,給很少的建議,可是那些工匠就是憑借著很少的建議,硬生生的把神臂弩三型做了出來。
“能大規模生產嗎?”
朱舜想了想問道。
“能,現在大部分工匠都會,再加上那些機械的應用,生產起來并不困難。”
神臂弩的負責人保證道。
“還能再改進嗎?”
“這個困難很大,主要是材料限制住了,除非出現新型高彈性高硬度的材料。”
“恩,這個確實是一時半會解決不了的,但是研究不能放下,該研究的還是要研究,咱們不能讓材料等人,這樣安排人生產一批,不需要太多,一千架就夠了,現在神臂弩二型足夠咱們使用好長一段時間了。”
花費大力氣研究神臂弩,不是朱舜閑著沒事,而是朱舜在系統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在未來的星際時代,弩箭和能量武器是并駕齊驅的,而且比能量武器具有更大的優勢。
為將來做準備。
離開弩箭實驗室,朱舜就來到了火藥武器的研究室。
“王爺,這就是燧發火槍,定裝子彈。”
火藥武器研究室成立的時間相對于弩箭研究室要晚,主要是現在火藥武器威力并不大,射程相比弩箭短得多,在火藥技術沒有取得突破前,朱舜并不打算大規模裝備火器部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