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2月31號距離那天考試結束,已經過了一天。
剛收拾完行李的我,看著床邊那個26寸的行李箱外加一個雙肩包,滿意的點了點頭,起身才發現外頭的天已經漸漸黑下來了。
“啊~天黑了啊!已經。”我隨意伸了個懶腰,安撫的摸了摸早就“咕咕”抗議的肚子,這才拿起被冷落在一旁的手機。
看著屏幕上顯示的【北京時間17:30】,我才發現微信那里彈出的十幾條未讀提醒。(畢竟已經冬天了,晝短夜長嘛;還有我微信設置是【信息內容不可見】,所以不打開微信也不知道誰發信息給我。)
誰啊?試都考完了還找我!我囔囔低語著,一臉疑惑的輸入鎖屏密碼,點開了微信。(因為我在班里當任了“化學科代表”一職,平常負責幫老師收發資料、實驗報告書、作業本。所以有時候同學會找我要資料啥的嘛。)
不曾想,映入眼簾的是昕寶給我發的十幾條信息,以及她那【動漫貓頭】頭框邊的最后一條信息,內容是——“靠!不理我?那告辭!”
“瓦特??什么鬼?”我一臉懵逼、慌忙點開和她的聊天界面。
原來,她從兩點半左右就給我發信息了,而那會,我正好在午睡。差不多三點左右醒了后,也沒看手機,隨便洗了把臉清醒清醒,就去收拾行李了。
大致瀏覽了一下她給我發的那十幾條信息,我才知道,她本來想約我晚上一起去吃飯的。
從兩點半的“在嗎?”,到兩點四十五【偷看】的表情圖;三點【潛水冒泡】的表情包,到三點半的“晚上要不約個飯?”+【好奇臉】;四點的【一臉問好】表情包,再到四點半的“看到回我下!”+【生氣】的表情圖;以及最后,五點發的【轉身離去的背影】表情包,和剛才那條“不理我,告辭!”的信息。
然而,那幾個小時的我看都沒看手機,也就沒回復她了。
“寶!我說,我剛才在收拾行李,沒看手機,你信嗎……”我啪啪啪的打出了這段話,然后點擊發送,再拍了一張剛收拾完的行李照,以及好幾個【求原諒】【賣萌】的表情包過去。
五分鐘過去了,陳昕還是沒回復我,甚至“對方正在輸入中”這行字也沒出現,我內心的不安慢慢擴大。
畢竟,她是那種沒什么安全感、又容易胡思亂想的人。當然啦,這是我和她成為朋友后,她跟我說的。其實,即使她不說,我也大概能猜到一點,這也就是我前面為啥會說——【她是一個有點特殊的人】的原因。(當然啦,我并不是什么神算子,只是我能感覺出來,她跟我以前的同學,所帶給我的感覺不一樣。)
好啦,言歸正傳,換作是我們誰來說也一樣的吧??興致勃勃的給別人發信息,然后幾個小時都沒得到回復,肯定也會亂想、會生氣的。畢竟,想約的人,對我們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人;要是對于不重要的人,誰也不會去浪費時間、去浪費感情的吧?
那時候的陸程,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她才會給陳昕回那些話、以及目不轉睛地盯著已經暗下去的屏幕。
畢竟,好朋友之間,即使因為忙碌而沒能第一時間回復,但閑下來了,還是得跟對方說一聲,沒能及時回復的緣由吧。
不論感情、亦或是友情,在對待重要的人時,事事有回應,才能讓雙方的感情更牢固、走的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