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來海馬歌舞廳,李擎就給自己定了價:一百塊一首。
你還別嫌貴,要不是需要一個在海馬歌舞廳待下去的理由,以及手頭確實不寬松,就是給李擎一萬塊一首,李擎都不伺候他們——身為一個重生之人,在這個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干點什么不比當駐唱來錢快?
有人可能要問了,要這么高的價,會有人點李擎唱歌嗎?
會。
而且還不少。
哪個時代都不缺有錢人,尤其是在這種娛樂場所。
一聽李擎敢要一百塊一首而且還每晚都只唱三首歌曲,對李擎有好奇心或者是出于炫耀目的的有錢人,開始嘗試著點李擎唱歌。
而后,他們就被《追夢赤子心》、《愛恨交織》、《悟空》這三首迥然于這個時代的好歌曲給震驚到了,《追夢赤子心》、《愛恨交織》、《悟空》也開始像瘟疫一樣蔓延……
與此同時,李擎被傳的越來越神——什么李擎是央音從國外請回來的音樂教授呀,什么李擎是從國外歸來的天才音樂家呀,什么李擎曾在WYN開過演唱會呀,等等等等等等……
進而導致,每天晚上都會有人點李擎唱歌,李擎的三首限額幾乎就沒有剩下的時候,后來更是發展到了人們以能點到李擎唱歌為榮。
而這些人點得最多的就是《愛恨交織》這首他們聽不懂是什么意思卻感覺勁爆至極的英文歌曲——有時候,李擎每晚唱得三首歌曲全都是《愛恨交織》。
李擎這么受吹捧其實也可以理解——目前的這個時期,是出國熱,就跟《BJ人在紐約》、《中國合伙人》等影視作品所表現的一樣,此時的國人全都以能出國為榮,哪怕是出國刷盤子。
所以,但凡是跟國外沾點邊的,人們就感覺時髦得不得了,進而拼命的吹捧。
李擎這么受歡迎,二百塊一晚雇李擎當駐唱歌手的馬為都,不僅沒虧著,反而還能賺上一些。
而且,這還不算因慕李擎之名而來的客人所帶來的衍生效益。
對此——
馬為都的那張老臉樂得跟盛開的菊花似的,馬為都甚至樂觀的認為海馬歌舞廳有救了,進而主動結交李擎,以期用友情籠絡住李擎別跳槽。
不僅馬為都結交李擎,王愬等人也都逐漸默認了很有音樂才華為人又不張揚的李擎是他們這個圈子里的人了。
而他們之中跟李擎走得最近的一個就是,馮曉剛。
馮曉剛之所以跟李擎走得最近是因為一件事,也可以說是因為一部電影,一部后世已經快被絕大多數人忘記了的好電影。
這部好電影的名字叫《大撒把》,是由夏剛執導、馮曉剛和鄭曉龍(其實還有王朔)編劇、葛憂和徐凡主演的愛情片。
上一世,這部電影讓,《大撒把》獲得了第十三屆中G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提名,夏剛獲得了第十三屆中G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馮曉剛和鄭曉龍獲得了第十三屆中G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葛憂獲得了第十三屆中G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徐凡獲得了第十三屆中G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別以為在一九九二年取得這個成績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