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上一世一九九七年的時候,劉砃主演過一部電影,名叫《冬日愛情》。
《冬日愛情》這部電影體現的是生于六十年代的年輕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那段歷史在新中國歷史上極其特別,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年代,青春期經歷改革開放,成熟期又面臨商品大潮,整體上他們是沒有得到很好發展的一代人,他們在大峽谷中穿行,這種穿行賦予他們前所未有的超越歷史、超越現實的勇氣和力量。
電影局認為原片名《城市愛情1997》語義含糊,建議改為《冬日愛情》。
聽從了電影局的建議,導演阿年將電影改名為《冬日愛情》,并用一年時間拍了出來,上交審查。
很快,阿年就得到了《冬日愛情》審查不通過的通知,并要求其修改。
修改內容如下:
對那段特殊歷史的反映,是修改的主要部分。
片中女主人公劉嘉英與大款的關系是令人嗤之以鼻的“包二奶”現象;而劉嘉英與男主角馬洪又是一種同居關系。審查部門認為這兩種現象會給青少年造成誤導。
等等……
影片一改再改,遲遲未獲通過。
一氣之下,《冬日愛情》的導演阿年私自制作電影拷貝,在未獲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情況下,參加了第四十五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因此受到了電影局的嚴厲處罰,責令其收回拷貝,并暫停阿年導演資格,直到一九九九年因“青年電影工程”,阿年才恢復了拍片資格。
目前階段,內地電影市場雖然可有可無,但李擎卻不能等到一九九九年才回內地電影市場。
所以,但凡是有一絲可能,李擎都不會去懟審核部門,尤其是在自己還極為弱小的情況下,因為這么做很可能會斷送自己回內地拍電影的希望。
李擎托了不少朋友才聯系上了銀都機構的一個高層,然后親自飛去香江跟銀都機構的那個高層見了一面,并用重禮跟他聯系了一下感情。
隨后,在銀都機構的那個高層引薦之下,李擎見到了銀都機構的董事長廖一源。
鑒于《驢得水》這個故事的確精彩和與眾不同,以及李擎在香江和臺彎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
最重要的是,《驢得水》的制作費全都是由李擎自己籌集。
廖一源沒做太多考慮便同意了用銀都機構的名義拍《驢得水》。
幾經波折,《驢得水》終于立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