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擎提出固定協議價格供貨的條件,就是要從德州儀器分享解碼芯片市場的壟斷暴利,這本應該是萬燕從斯高伯分享的權利,可惜萬燕沒有把握住機會。
李擎究竟能從TI公司那里分多少湯水,就看到夢族電子在這兩三年期間里的發展潛力,德州儀器絕不可能不加限制的供貨。
另外,李擎提出的以二十美元每片的價格跟德州儀器預訂五百萬片新一代解碼芯片,勢必不可能如數拿到,就算能如數拿到,也得有附加條件。
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談判。
一連四天,李擎都去德州儀器的總部拜訪特羅洛普,跟特羅洛普大談,自己要做一個中國影碟機品牌的夢想,講怎么做渠道,講自己對市場的分析與判斷,講自己對市場的見解與思考,然后才開始跟德州儀器談判。
這時候,就看出來了一家公司的底蘊。
德州儀器派了一個由十二個人組成的談判團隊跟李擎談判。
李擎這邊,只有李擎和塞隆兩個人——虞紹元正在跟盧灣區政府交接三十五廠,還要主持新廠建設,另外還要書定新廠的管理方案,忙得都快腳打后腦勺了,自然不能來跟德州參與談判,而且不僅他不能過來,李擎還跟給他安排助手(李擎順勢將劉砃的哥哥劉高杭丟給了虞紹元)。杜子實正在住持夢族VCD的研發,他雖然沒有虞紹元忙,但他的任務比虞紹元還重,沒有產品,李擎和虞紹元最后全都得是白忙活。
因為談判團隊不行,在談判技巧上,李擎這邊可以說是完全被德州儀器碾壓。
為了取得應有的戰果,李擎費了很大的力氣找到了一家也在研究解碼芯片的公司——ESS科技公司,并在談判陷入僵局之際,李擎明說,如果德州儀器不能給出自己想要的條件,自己就去跟ESS合作。
李擎這純粹是在嚇唬德州儀器,ESS的確是在研究解碼芯片,可當初斯高伯將第一代解碼芯片技術出售給德州儀器時,已經約定不能向第三方出售這項技術,也就是說,ESS完全是從頭開始研究,而且ESS的實力遠遠無法跟德州儀器相比,這種情況,就算有杜子實他們寫的解碼芯片技術的解決方案,一年內也不可能研究出新一代解碼芯片。
李擎不可能等ESS那么長時間,如果那時候才進軍影碟機市場,李擎所說的,自己至少要占據影碟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可就真成一個笑話了。
德州儀器不是看不出,李擎這是在借ESS當談判籌碼,不太可能跟ESS合作。
可是,如果有李擎手上的解碼芯片技術的解決方案,ESS的研發速度必定會大大加快,如果德州儀器不放棄解碼芯片市場,就有可能出現斯高伯、德州儀器、ESS三家爭奪解碼芯片市場局面,那樣的話,壟斷就有可能會被打破,甚至是出現價格戰,進而斷送了解碼芯片的暴利。
雖然李擎手里的解碼芯片技術方案的價值很難判定,但不管怎么說,能與斯高伯兩家分享這個市場,自然是德州儀器樂意看到的場面,ESS要完全憑借自己的技術研發解碼芯片,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德州儀器與斯高伯完全可以利用手中的技術優勢,再度給ESS設置技術壁壘,將第三家供應商的加入時間拖延到九八年之后。
除了李擎以外,誰都無法準確判斷影碟機的市場到底有多大——整個九四年,國內只售出兩萬臺影碟機,九五年的局勢肯定要遠遠好過九四年,但是到底有多好,現在做出判斷還為時過早,九六年,影碟機的總銷量不會少于兩百萬臺,而到了九七年那年,影碟機的總銷量一下子就爆增到超過了一千萬臺!
在李擎還能找到第二個買家的情況下,德州儀器與李擎很快就談妥合作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