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太上皇不想他知道得更多,是不想掀起腥風血雨;這一刻,她也不想讓他知道那些不堪的過往,僅僅是希望,他眼底不要再變得更陰郁。</p>
那些傷害過他的人,都不配再與他有絲毫的牽連。</p>
那些過往,從前與他無關,往后也將繼續與他無關。</p>
等朝中群臣百官一一前來拜完,便是各宮的妃嬪按照位分前來悼拜。</p>
大將軍之女劉嬋率先攜兩名妃嬪一同進殿,一絲不茍地行大拜之禮。</p>
她對太上皇是死是活不關心,反正也沒礙著她,她倒是私底下沒少聽她兄長說,這老不死的東西活了太久太礙事之類的。</p>
大概前朝的那些人,誰都等著這一天呢吧。</p>
劉嬋拜完,沒多停留,轉身就去了。</p>
別的妃嬪又相繼入殿。</p>
劉嬋刻意放慢了腳步等了片刻,在后幾撥的妃嬪當中,不難看見戚明舒。</p>
戚明舒從她身邊走過時,劉嬋忽道:“本宮覺得,這整個后宮里,就屬你最痛恨太上皇了吧。”</p>
戚明舒身子一頓,抬頭,看向劉嬋道:“據我所知,倒是你兄長恨極了太上皇。”</p>
劉嬋沒能看到她失態,也不能把這話宣揚開來,只好冷哼一聲作罷。</p>
與戚明舒一同進去的都是嬪位。但她們都以戚明舒為尊。</p>
戚明舒站在靈堂前,抬頭直視太上皇的棺槨牌位。</p>
那層鎮定的表象下面,暗藏著一種隱隱的猙獰。</p>
片刻后,她緩緩跪地,行大拜之禮。</p>
既然咽氣了,就好好地上路吧。</p>
在這深宮里,誰要想熬死誰,這最先熬不過去的,必然就是太陳宮這老東西。</p>
曾經再輝煌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得下黃泉。</p>
從今往后,他也再管不了任何的人和事了。除非他變成鬼爬上來。</p>
呵,可這世上有鬼么?</p>
后來皇帝下令,既然太上皇生前最后一段時光是鎮西侯侍奉的,那么太上皇的身后事也由鎮西侯主理。</p>
江意領了旨意。</p>
這是她應當做的。</p>
她和她爹一樣,對太上皇心懷感激。</p>
不光是對她爹的知遇之恩,還有對蘇薄的庇護之恩。做為后輩,能為太上皇送終,是她的榮幸。</p>
所以太子在靈堂守靈期間,江意便也在宮中奔走。</p>
天氣炎熱,太陳宮停靈七日過后,便會送往山中皇陵,入陵寢。</p>
在停靈期間,皇陵那邊已經開始準備。</p>
七日后,百官隨行,謝玧會扶靈再送太上皇最后一程。</p>
江意負責隨行護送至皇陵,維持秩序,確保安全。</p>
皇帝言,太上皇生前與太子感情最為親厚,別的皇子皇孫為太上皇守陵想必太上皇嫌吵,太子理應守陵三月方回,以盡孝道。</p>
此話一出,太子身后的屬臣們驚了驚,著急諫言。太子雖重孝道,但乃國之儲君,實不可離朝太久。</p>
朝中形勢捉摸不定,三月之期,等太子歸朝,誰知又會是怎樣一副大變化?他們這些屬臣不能冒這個險。</p>
皇帝冷目掃視東宮屬臣,道:“朝中非太子不可,愛卿是覺得朕當朝就是個擺設嗎?”</p>
朝臣連忙跪地,道:“臣等萬萬不敢!”</p>
皇帝道:“朕也是考慮到太子不可離朝太久,方定下三月之期,如若諸位愛卿有異議,那便定下三年之期,如何?”</p>
如此,朝臣們不敢再諫言。</p>
圣旨傳到太陳宮來,江意和顧禎都有些驚詫。</p>
太上皇一去,皇帝讓太子在這個當口去守陵,是何用意?</p>
謝玧什么都沒說,安然受命。</p>
別說三個月,三年,便是三十年他也愿意守的。</p>
這廂,皇帝回到御書房,拂落一堆折子,大發雷霆。</p>
皇帝道:“當年朕弱冠之年封太子,也當了十幾二十年才坐上帝位。而今太子這才到哪兒?朕遣離太子三個月而已,那幫人就這么迫不及待!這是盼著朕沒幾年可活了嗎!”</p>
近侍太監連忙勸道:“皇上息怒,皇上龍體康健,福壽無疆呢。”</p>
皇帝冷哼道:“現在就開始著急,朕會讓他們知道,還早得很呢!”</p>
喜歡我的夫君權傾朝野請大家收藏:()我的夫君權傾朝野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