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甚為不滿,遂聯手以大法力于三界布下奪天輪轉大陣,自此,三界靈氣多往上界轉移,中界成為一個中轉之地,而怨氣邪氣魔氣煞氣等污濁之氣則被通往下界。”
“仙人將上界稱為九重天,即天界。將下界稱為九幽,即冥界。而中界慢慢發展成為人間。仙人舍棄了九幽,而在人間與九天之間設飛升大陣,不入陣者不得飛升,自此牢牢控制住了后來的人間修行者。”
蘇白感覺出先生的話中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仙人們推翻了神魔的統治,自己卻成為了掌控神權的人。”
“然九天內部同樣矛盾重重。曾經創出仙道的先賢早就因自身曾經的冷血行為被后輩強勢鎮殺,天界巨頭互相不服,為資源顏面爭個不停,天界處處戰火蔓延。而更諷刺的是,當年被仙人們舍棄用來容納污濁之氣的九幽,竟在此時大量誕生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先天生靈。九幽污濁之氣誕生的邪魔雖然遠遠不及曾經的先天神魔,但誕生的邪魔最大的優勢便是可以修煉變強。”
“神魔很難變強,它們只能提升對自己力量的掌控。而九幽的邪魔不同,它們開始時不強,但擁有可怕的潛力。更甚者,它們擁有與人族類似的繁殖力,擁有極高的靈智,更是慢慢發展成了一種后天種族。”
“仙人們成功制造出了一種怪物,他們便是現在的魔族。”
“天界內憂外患,無力再顧人間。而正巧人間此時出現了兩名曠古奇才,又正巧他們是結拜兄弟。大哥善決策,二弟善廝殺。二人一路扶持,一路崛起,在八境后偷渡入天界,于萬年內成就三界修為巔峰。他們在天界發展自己的勢力,時機一到便舉大軍征伐三界。平天界亂,鎮壓九幽,安撫人間,自號‘天庭’。”
“大哥成了天帝,二弟成了神將。二人合力,天下無敵。那是一個極度輝煌的時代。”
“但后來的某一天,仙道出了莫大問題。沒有人知道原因,但所有的仙人都在變得冷漠,即便是人間飛升的仙人,同樣地開始忘卻凡塵,甚至連結發道侶都可為一顆仙果而大打出手。”
“天帝留下一句‘玄蒼已至’便同樣高居萬古殿帝座之上,與神將之間的情誼仿若半點不剩。三界之中,八境及以上的仙人,幾乎全部遭殃,而他們自己卻絲毫沒有察覺,唯有神將因玄法特殊安然無恙。他見到死寂般的九重天后,立誓要找出詭異的源頭。”
“神將并沒有傳出這個消息,而那些無情仙自是不會宣揚。神將經多番考證,竟發覺詭異源于長生。他自己的玄法只能緩解,時間一久這樣的他必然會成為三界最大的詭異。因此,他需要一種反制仙道的體系,而他的玄法可以為引。”
“神將自己已是仙道巔峰,難以再創新法,因而他在人間找到一位絕世天才,將自創玄法傳出,并將天界實情一一道出。那絕世天才沒有令他失望,在仙道基礎上再次開創出斬斷長生的圣道體系,那位天才成了三界第一位圣人。他便是人族的軒轅圣皇。”
“軒轅圣皇自知圣者難以長生,雖修行進度極快無比,但終究難入神將天帝那般的境界,可能在中途即壽元枯竭。然其天縱奇才,于人間建立了第一個帝國——天朝。”
“軒轅圣皇于天朝筑龍臺,借人間香火,攬無窮愿力,一朝鑄就軒轅劍,上斬仙神,下鎮邪魔。軒轅劍被稱為人道至尊之劍,圣皇以軒轅劍在靈氣稀薄的人間成就天帝神將那般的境界,獨上九天戰天帝,惜敗,黯然退走后,以自身的力量和性命為祭,封住了九重天與人間的通道,也封住了詭異的蔓延。”
“軒轅圣皇封天后,九幽竟對人間秋毫無犯。”
“而圣皇臨死前,曾煉制了一件傳承圣道的神兵,那便是我們所在的圣山天池。”
“換句話說,天下只有天池修圣,其他的稱圣宗門,全是外道。”
“圣者們一代代用自己的生命去加固封印,這便是天池為何每代只有一名先生的原因,其他人,都已為封印而逝去。”
“圣者稱仁,首愛己身,然后方是紅塵滾滾。圣者不是無私,只是他們太愛這個有人情味的人間,因此選了一條看似無私的路。蕓蕓眾生,誰能大徹大悟?”
“天池將秘密守了上萬年,看人間依舊無數凡人試圖登仙。圣者斬的不是長生,是長生所帶來的無盡詭異。”
“這便是天池‘先天下圣’的由來。”
蘇白沉默良久,起身鞠躬。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