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坐在書案后翻了翻蘇璃派人送來的卷宗。
林元妙顯出身形,坐在不遠處一把靠墻的椅子上,十分安靜。畢竟是安靜了幾百年,想沒有靜氣都難。
齊玄素心中一動,三尸對于宿主來說,就像是一個擁有自己全部記憶的其他人,既然擁有所有的記憶,那么必然會受到記憶的影響,又會使得雙方在部分性情上十分相似。
雖然因為其他兩尊三尸化身折損的緣故,林元妙并未完整繼承林靈素的全部記憶,但畢竟是曾經的長生高人,其本尊又疑似是一劫仙人清虛元妙真君,見識廣博,知道許多常人難以知曉的密辛,對于五行山之事定然會有高見。
而且兩人之間有心魔誓言的束縛,也不怕泄密。
于是齊玄素略微整理思緒后,喊了一聲「林前輩」。
林元妙立刻把發散的目光集中到齊玄素的身上,既不壓迫威嚴,也不故作高深,只是簡單地表達了疑問。
誠如他自己所說,他并非那個心高氣傲又跋扈的大晉國師林靈素。
畢竟在許多時候,三尸與本體是完全相反的。如果簡單粗暴地把人分成好壞兩種屬性,清虛元妙真君是個好人,分出的三尸林靈素是個惡人,林靈素分出的三尸又該是好人了。
當然,人沒有這么簡單,肯定不能簡單用好人或者壞人去概括,只是打個比方,最起碼林元妙要比林靈素更好打交道。
齊玄素將有關五行山的情況大概講了一遍,然后問道:「不知林前輩怎么看」
林元妙聽完之后,沒有急于回答問題,而是感慨道:「現在道門之人的膽子都這么大嗎」
齊玄素不由問道:「林前輩何出此言」
林元妙道:「雖然求長生本就是逆天而行,但同樣是逆天之舉還是有程度上的不同,人力造就仙人這種事情,是大忌中的大忌,可如今的道門怎么好似習以為常」
齊玄素是知道答案的,一是玄圣那代人的風氣如此,相信人定勝天,從不信什么天譴報應,這也是道門之所以興盛。二是「末法」快要來臨,反正是最后回光返照了,以后再無長生,還在乎什么。
齊玄素略過不提,道:「正因為是大忌,所以才要阻止此事。」
林元妙沉吟道:「最少有兩位偽仙坐鎮。」
齊玄素點頭道:「是,一位偽仙武夫,一位偽仙陰陽人。」
林元妙道:「關于計謀,我久不在塵世,不知世道變化,如一嬰孩,在機謀方面,實在是無力相助。不過關于北龍,我畢竟曾經做過大晉國師,倒是略知一二。」
齊玄素眼神一亮:「還望林前輩答疑解惑。」
林元妙不疾不徐道:「大晉的龍脈是南龍,大齊的龍脈是中龍,此二龍脈在金帳入主中原年間就已經斷絕,曾經的少祖山化作老祖山,無力回天。故而西京和龍門府的沒落已成定局,不復東西二京的鼎盛氣象。南龍先天不足,退居江南為偏安,難以長久,唯有北龍。」
「北龍的山勢巍峨雄壯,出昆侖山向東,南山、中岳綿延縱橫,眾山環擁相抱,形成一系列進龍、福龍佳地。山側之西水入龍門西河,山側之東水入幽州東流至海。北邙山就是南山余脈,故而風水極佳,引得歷代帝王將相在此修筑陵寢。按照道理來說,你們道門只要從上游截斷北龍的任一節點,堵塞地氣流轉,便可讓五行山的謀劃功虧一簣。按照如今的道門勢力劃分,大部分山脈都在全真道的境內,想要做到此事應是不難。」
齊玄素搖頭道:「道門內部的意見并不統一,而且此舉無異與朝廷撕破臉皮,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如此行事。」